古代官员正五品是什么级别?
先声明,本人不是学历史的,因为读了几本高阳、二月河的书,大胆的在这里侃一侃,侃的不对请批评。正五品我理解大约得是相当于市厅级这个级别吧。在清朝,地方官正五品是知州这一级别,我个人理解大约相当于一个小市的市委书记兼***吧。在中央官职就多了,左右春坊庶子(太子属官,但康熙后期不立太子,这个官职成了闲职),各部郎中(我理解相当于现在的各部委下的司长一级吧),还有清宫戏中经常打酱油的太医院院使、钦天监监正,等等。我就知道这些了,见笑了。
正厅四品(市书记、***),八十年代
前老级别9一一11级;
副厅从四(市副书记、***),八十
年代前老级别11一一14
级;
五品(相当于副厅)区、县委书记、国
企工厂厂长、书记,八十
年代前老级别12一一14
级;
正处从五品(区、县长),八十年代老
正五品是什么级别?
我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皇帝管制时期,各个朝代对朝内大臣和地方命官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
就拿最近的清朝来说吧,皇帝对下辖的命官是从县级任命。那就是说七品知县也得皇帝亲自任命,这也就等于想当个地方县长,也得皇帝点头同意再下旨,才能实现当知县的梦想。
地方五品级的官就是当地的知府大人,府官就属于五品官职。也就是现在的省厅级干部。和各省下辖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大小差不多的官职。
五品知府下辖几个县不等,有的管五个县,有的管四个县不等。是一个地级市的父母官,有权处理下辖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刑、官司等事务。
该五品官级高于七品知县大人官级。低于四品官级。该官级在当时也是有权有势,独霸一方的官府,也是穷人们有理无钱别进来的知府。
正五品是什么级别?
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官职品级最接近今天我国行政级别的就是清朝。但也仅仅是接近而已,只可做简单类比对应,绝对不是完全等同。
在清朝,正五品的官员主要能做这么几类官职,中央主要是做各部院郎中,地方主要是做同知和直隶州知州。
郎中是各部院下属各司的最高长官,放在今天差不多就是中央各部委下属各司司长,对应的行政级别差不多是正厅。
同知是知府的副手,因时因事而设,有时也会以***形式出现,主要是协助知府处理海防、河工、钱粮、缉盗等工作,因经常要下沉到基层去做事,所以同知不与知府合署办公,而是在地方另设衙署,称为厅。
知府基本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一把手,差不多也是正厅级,所以考虑对应关系,同知应该相当于地级市***之类,副厅级。
而州在清朝的地方行政层级中低于府,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县。但直隶州要明显高于其他的散州,散州隶属于府,由知府直管,而直隶州则是省级直辖,由省级官员,如布政使、按察使直管,所以直隶州知州的官阶为正五品,高于散州知州,无限趋近于从四品的知府,但又不超过知府,以体现其作为州的行政地位。放在今天来说呢,直隶州差不多类似于省直辖县或省辖县级市,基本上也是副厅级。
但论起实际权力,同知和直隶州知州显然属于无限趋近于知府的状态,也就是说,比今天的副厅级官员大一些,比起正厅级可能又要小一点,这么讲来其实很难以今天的行政级别来类比这两个官职,差不多就是介于正厅与副厅之间吧。
知府并不能简单的等同现在的一个地级市,应该是相当于我们以前七十年代的一个行政公署或者相当于今天的省府所在地市,副省级,比如广州市市委书记!六品才是相当于现在广州市白云区的区委书记,厅级,七品相当于现在白云区下面的一个镇或街道书记,也就是相当于普通地级市下面的区委书记,正处级!
五在古代代表什么意思?
五,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是一个大数。也是个吉利数。也代表九五之尊的皇帝。
法于阴阳,合于数术。古人说一切都有定数。数分为阳数与阴数。阳数为一、三、五、七、九。阴数为二、四、六、八、十。
五居阳数的中心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的是中庸之道。五,就是阳数,也不上,也不下,为中间,五走的是阳数的光明之道。
因此,由五派生出方位,东南西北中,五行的自然属性,金木水火土。
五又与身体的联系,五官,五脏,五味,五色。又与儒家思想的五常等等。
中国人最喜欢的是五福临门,五路财神。五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