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中》,明珠自称明某合适吗?
满族人的姓名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同姓不同宗,同宗不同姓』,另一个是『只称名字而概不称姓』。这个习俗从最早的肃慎,到后来的靺鞨和女真,沿袭数千年而不变。
先解释第一个特点,所谓的同姓不同宗,同宗不同姓,是说满洲人的姓氏大多数是以地为氏或者以部为氏。就以叶赫那拉举例,这里的叶赫,指的是叶赫部落,也就是说叶赫部落所有的人姓都是叶赫那拉。因此并不是所有叫叶赫那拉的人,都是亲戚关系!按照***的理解方式,他们只是一个村的乡里乡亲而已。
有些朋友可能不能理解这个现象,其实这并不是满洲人独有的特点。蒙古人、契丹人也都是如此。比如说辽朝,辽国的契丹人就只有两个姓!一个耶律,一个萧。除了姓耶律的,就全是姓萧的了。如果一个契丹人傲慢的对别人说自己姓萧,旁边的契丹人会拿当傻子看。姓萧怎么了?不是都姓萧么?
因此满洲人的姓,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证明自己的祖宗是从叶赫部落出来的而已,没有更多的意义。所以满洲人一般不称姓,无论官方文书还是互相称谓,都没有称姓的规矩。这个规矩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是如此,比如宣统皇帝的弟弟溥杰,他原本的老姓是爱新觉罗,民国之后随大流,改姓金。但是从来都没有人称呼溥杰为“金老”或“爱新觉罗老”,而是直接称他为“溥老”。
那么明珠平时叫什么呢?是的,猜对了。他平时就以明珠自称。虽然他的本名叫叶赫纳兰明珠或者纳兰明珠。但是按满洲人不称老姓的规矩,他会把姓氏给刻意省略,就以明珠为自己的名字。
另外蒙古人也是这个习俗,比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的本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但是谁会叫他的全名啊?不觉得绕口么?还有清末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他的本名叫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这么长的名字谁会叫啊?所以当时的人就直接称呼他为“僧王”,也就是自动忽略博尔济吉特这个老姓,取僧格林沁的第一个字,再加上他的爵位,僧王就是这么来的。
正是因为满洲人本来就有不称姓的习惯,而***没有这种习俗,所以清朝入关之后,***就以为满人的“名”中的第一个字是他们的姓。叫的时间久了,连满人自己也渐渐习惯,也就逐渐接受了。比如雍正时期的权臣鄂尔泰,他们本名是西林觉罗鄂尔泰,但因为他平时不提自己的姓,大家就叫他“鄂相”或者“鄂中堂”。而鄂尔泰自己听习惯了,干脆就把自己几个儿子的名字也取作鄂容安,鄂宁,鄂弼。
从问题来看,是说清朝的称谓问题!
我认为明珠自称明某是可以的。
持不合适态度的人认为是:姓+某,明珠的明不是姓所以不能这样说。
《清史稿》中记载“明珠,字端範,納喇氏,滿洲正黃旗人,葉赫貝勒金台石孫。”,这样可知明珠是姓叶赫纳喇氏,按照我们汉语标准:姓+某,明珠就应该自称“叶赫纳喇某”,这样念着也别扭。有书上说姓+某这是谦虚的用法。
清朝是满人入主中原,满人的姓氏很长,于是在称呼中***用简便的办法来进行称呼,就是把姓氏隐去了,直接称名字,或是比较顺口的称呼,例如章佳·阿桂,就不能称“阿(e)中堂”或“章佳某”、“章佳中堂”,而是“桂中堂”嘛!。
近年来,有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了明珠墓地,出土了明珠的墓志铭,墓志铭的全称是《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墓志铭中称明珠是“明公”,而“公”也是古代的一种尊称,今天留下的史书和小说中对古代的清廉官员都加“公”字,例如包公、于公、刘公、海公、施公、狄公等,都是姓+公这样称呼,而在清代的明珠墓志铭里面称明珠为“武英殿大学士明公”,用我们现在的看法来说这样称呼似乎就违反了一般的称呼规定。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统治者逐渐被汉化,称呼也向汉族称呼方向上靠拢,但又与汉文化有所区别。例如大学士傅恒,在清朝时称呼是“傅中堂”,而傅恒的傅不是姓,是名,傅恒的姓是富察氏,合起来就是富察·傅恒。
姓+某,在古代官方文献上没有查到,但在现代和当代的书籍和***中有,包括电视剧中也有,例如《亮剑》中楚云飞就常自称“楚某”,所以认定为现代或当代人的一种谦虚的自称。清朝时的礼制对官方的称谓和礼仪有严格的要求,但在非官方的场合和私人的称谓上要求不太严格,可以灵活的称呼,也可以兄弟相称。
最后,鉴于有明公之类的以名字简便的称呼前例,所以我认为明珠自称明某也是可以的。
某位答友的“明珠的全名是纳兰明珠”“他也不姓纳兰,而是姓叶赫那拉”这些说法完全是错的,明珠的全名就是明珠,纳兰和那拉、那喇、叶赫那拉也是一回事,只是译音不同(满语拉丁化转写是nala),这样的陈述和特意分别完全是错的。
(明珠剧照,
另外,清朝时期旗人(不仅仅是满族人)的姓名使用有“称名而不举姓”的规矩,通常情况下并不使用姓氏,即使在相对正式规范的公私文牍中,也是这样呈现的。
***设清代有一个旗人名字是明某,那么具体怎么称呼端看他的身份而定。
如果他是一个贩夫走卒或者兵丁,则称呼为明子(参考骆驼祥子);他如果是店铺掌柜或者略微有头有脸的人物,则称呼为明爷;他如果是知府以下的官吏,则称呼为明老爷;他如果是知府,则称呼为明大老爷;他如果是道台,则称呼为明大人;他如果是督抚,则称呼为明大帅;他如果是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则称呼为明中堂——循名责实,称之为明相、明相国也没有错,事实上当时人就是称呼索额图为索相,明珠为明相的。
后来和中堂(和珅)和阿中堂(阿桂),一为钮钴禄氏一为章佳氏,自然也不是姓和和姓阿,但不妨碍人们如此称呼。
上述图片中P图所加的明珠的吐槽(某个《历史君吐槽历史剧,看完长见识了》中的一则)完全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