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名词解释要写哪些内容?
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2、主力腿
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它与动力腿配合,对身体平衡以及动作,姿态的优美有着重要作用。
3、动力腿
是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
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5、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藏族舞蹈为什么是含胸、颤腿、屈膝的基本体态?具体说明?
舞蹈是从人们的劳作中延传下来的,藏族舞蹈也是一样,舞蹈的体态于他们的衣着有很大关系。
地域文化的特色,青藏高原山路崎岖,气候温差较大,又因这里山高缺氧,人们的劳动节奏不能过于急促。
在这种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制造了富有神秘色彩的农牧文化,而高原特有的生活劳动方式也形成了藏族“稳”,“沉”的舞步,松胯,弓腰,曲背及“一边顺”的独特舞蹈文化类型。
如安多地区的“噶尔”,是群众喜爱的古老舞种之一,以歌相融。
舞姿步伐为曲、圆、柔、稳,动作造型多以一手将袖托举稍高于头,一手斜下方是自然状,如藏族妇女背水时一手扶桶底,一手抓桶绳,准确形象的突出了高原劳动生活的体态。
舞蹈的特点应该是什么呢?
舞蹈是由人体动作、姿态和造型的组合、发展及变化共同形成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舞蹈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直观性。美术是用眼睛来观看的静止的艺术,音乐是用耳朵听的流动的艺术,而舞蹈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形体运动来表现生活、情感的动态视觉艺术。舞蹈必须身临其境的去观看,才能获得精神的活动,获得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动作性。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是舞蹈最主要的特点。动作是舞蹈的语言,是通过人体流动的动作完成形象的塑造,完成人物思想感情的刻画。
三、节奏型。节奏是身体语言的韵律,没有节奏便不是舞蹈。舞蹈用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身体的沉与浮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节奏,也就构成了舞蹈的韵律美。
四、抒情性。舞蹈的终极目标是用人体抒发丰富的情感世界的,让人们感受舞蹈的视觉美,从而达到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