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国名字翻译成中文后都很接近,例如:peter和彼得,那么有哪些是完全不搭的呢?
这个就不要纠结了,人名能叫和响就可以了,特别是国与国两种语言之间有不同的文化,比如中国的刘建设,李援朝,翻译给外国人就把发音注好就可以了,没必要把名字的意思都翻译过去吧,英文里的名字也是一样的伊丽莎白,彼得,丽莎,娜塔莎,莱温斯基这样翻译过来你也同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只知道汉语和英语,不知道其他语言。而不巧的是,英语发音跟其他欧洲语言差别巨大,很多词完全不沾边,但是词根和词源确是一样的。音译的外语,来自于它本国需要的发音(当然不全是),但是如果你见到拉丁字母拼写就按照英语去读,那只能贻笑大方。
就说一个例子:为什么John不叫“粥”、“肿”,而叫作“约翰”?约旦为什么叫约旦不叫“猪蛋”?你以为是为了尊重***?
元朝有一位驸马,名叫阔里吉斯,现在河北省沽源所谓萧太后梳妆楼其实就是他的墓葬。原名树葬楼,当地人叫白了成了“梳妆楼”。阔里吉斯,听起来好像是蒙古名字,其实原文是George,乔治。因为他是汪古部人,信奉景教(***教的一个分支),故起名乔治。
英语中的mary,明明读 马瑞,非要翻译成玛丽。 有款车叫malibu,明明读 马利布,非要翻译成迈锐宝!
john,明明读起来更接近于 乔。
还有新疆的,各种买买提,但是买买提还有另一个翻译叫 ***,二者等同!
圣佛朗西斯科,全世界都这么叫,只有中国人叫 旧金山,一些港台译制片有时候会叫 三番市 ,没错这是同一个地方。
NEW YORK,中文叫纽约,其实还有个名字叫 新约克,因为英国有个约克郡! 另外的,还有个New Zealand ,中国一般叫新西兰,但是非官方以及港台也叫也叫纽西兰,是因为荷兰有个地名叫 西兰
在《拿来主义》里,鲁迅为什么要骂梅兰芳出国表演?
《拿来主义》原文提到“梅兰芳”,是这样一个句子“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首先,鲁迅称梅兰芳为“博士”,称“京剧”梅派艺术为“演艺”。我以为只是借此举例,抨击***的“送去主义”。并不是“骂梅兰芳”。
其次,仔细研究《拿来主义》的思路文脉,鲁迅先生本文根本没有所谓偏激,狭隘,更不是所谓睚眦必报。相反,是从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国家进步的角度,科学理性有远见的见解。即使从今日社会来看,也不失其现实意义。
最后,顺便说一句,很多人以为《拿来主义》是说“文化遗产”继承问题。其实,这是误解。只是因为鲁迅先生用了一个“大宅子”的比喻。但是,根本的论题还是在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对待外来文化。
至于,这个“拿来主义”也许适合对待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那是一个延伸引用问题了。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原文中提到“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鲁迅文中的这句话,出自一则新闻。
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大晚报》报道:“我国美术名家刘海粟、徐悲鸿等,近在苏俄莫斯科举行中国书画展览会,深得彼邦人士极力赞美,揄扬我国之书画名作,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爰苏俄艺术家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对这件事,当时文坛上议论纷纷,“第三种人”杜衡之流,还惶恐地认为梅兰芳已表示“转变”。鲁迅曾在《谁在没落?》和《略论梅兰芳及其他》等文章中,对当时文坛上的这些议论发表过看法,他指出十月革命之时,象征主义在苏联已趋没落,代之以写实主义(即现实主义),所谓中国画和中国戏剧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的说法“未免近于梦呓”,而梅兰芳的态度也没有“转变”,“他却正在说中国戏是象征主义,剧本的字句要雅一些,他其实倒是为艺术而艺术”。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红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是资产阶级文学没落的表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创作上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自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象征主义影响遍及欧洲各国。鲁迅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是因为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同时这也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鲁迅先生是以文坛的这些事实为例,说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以讽刺***派推行的“送去主义”已堕落到何等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