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柳永(约***1-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
2.蔡襄(1012-1067),福建莆田市仙游县人,十九岁始踏上仕途,官至三司使,刚直正派,清明廉洁,爱国惠民,是中国古代一位主张改革的政治家,一位著有传世之作的文学家、农艺家和书法家。
3.郑成功(1624-1662),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
4.严复(1853—1921),乳名体干,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5.辜鸿铭,字汤生,祖籍福建。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6.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
7.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福州人。著名海军将领。
8.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著名华侨企业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镇),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著名华人企业家,生前曾为全球华侨领袖,爱国人士。
9.林语堂(1895—1***6),福建省龙溪(现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村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0.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数论》等。
古代没有普及普通话,那么天南地北的官吏上任后怎么沟通呢?
同民国时一样各依王家乡语加都城语为标准交流沟通,但仅在口语如此,文字语按文章文词发音。所以汉语难学就在于口文不一致。因而文词语有格式。如,公函.公文.公告.颁招.私函.私信.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璇机.珠机.赋.檄文.讨文.契书.记述.记录.随笔.笔记.日记.日志.文章章法.书文文法或格式.谚语.绝句.诀.歌头.顺口溜.谣.唱词.咏词.祝.祈等等列不完.更不说手艺了。大学内讲这些实用实用式吗。所讲都是我之读书感,加故事吧。
谁说古代没有“普通话”?当时只是没有普通话的叫法而矣,最早的普通话称作“雅音"或者“雅言"。
雅音就是当时通用的官方用语。据说在周代,地方诸候、贵族、以及官吏们都要学习和使用雅音,以便于佊此间的交谈。
据《辞海.雅言》记载,最早的雅音属于上古音系,现在已经没有完整的方言可据可考,所以具体到我们的先人们最早说什么话,谁也搞不清楚。
有专家对古代的通行语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认为历朝历代的通行语如下:
东晋至南北朝以北方雅言(当时的洛阳话)为官方通行语。
永嘉之乱后,朝廷南渡,朝廷移至建康(今南京)。中国的官话分为了两种:北方雅言和南方雅言。北方雅言仍是当时的洛阳话,南方雅言以建康话为主。江南官场通用的南方雅言以建康语为标准,但和现代的南京话并不同源,当时的建康话属于吴江语系,和现在的苏州话相似,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隋唐时期仍分为北方和南方雅言,北方雅言包括洛阳雅言和长安雅言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