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的手型,体态的要领是什么?
如果是魏晋南北朝就是婉约俊逸与痴狂妖娆并存的风格,因为魏晋南北朝的舞蹈是汉代舞蹈向中国舞蹈史上最辉煌的唐代过渡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的舞蹈兼有委丽柔曼、玄淡雅致之士文化特质的“清商乐舞”和体现游牧族乐舞热情奔放、痴狂妖娆审美风范的“胡乐胡舞”,魏晋南北朝的清商乐舞是形成唐代“软舞”的基础,比如《白纻舞》、《明君》、《前溪舞》,胡乐胡舞是形成唐代“健舞”的基础,比如《胡腾》、《胡旋》、《柘枝》舞。
如果是唐代,那就很多了,分为软舞和健舞,比较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绿腰》、《春莺啭》、《剑器舞》、《破阵乐》等等,总的来说,汉唐舞的体态特征就是汉族舞蹈自古以来的体态特征,可以概括为“腰、袖、轻、柔”,像古典舞在戏曲舞蹈基础上又借鉴了芭蕾,它的体态特征与我国传统舞蹈的形态特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你多看剧目就可以了。中国古典舞圆形韵律的文化特征?
纵观整个民族中各个领域的文化观念,其中都存在关于“圆”的思维模式和“圆”的审美观念。中国人将含蓄、内敛的民族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在古典舞身法中“圆”的审美方面,如回旋圆融的运动痕迹、饱满生动的舞蹈形态、圆满丰富的作品形象。中国古典舞从起源的那天算起,都在和“圆”打交道,各种形式的走圆,结合各种大小的走圆,形成变幻莫測、行云流水的舞姿,让中国古典舞独具特色地屹立于民族之林。
(一)古典舞中“圆”的外形美
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圆”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姿势上,基本包括造型、手法、神态、身法等。古典舞动作中不管是山膀按掌、顺风旗还是提襟、托盘,都要求舞者圆润地展现曲线美,就舞者上体运作来说,不仅双臂需要略显弯曲,指尖也要呈现“兰花指”“剑指”等造型的圆曲,这些曲线可以增强舞蹈表演者的身体流线以形成曲线美,也可以增加整个舞蹈作品的柔美。
汉唐舞与敦煌舞是古典舞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下面将从这两个舞种入手,解析古典舞身法中“圆”的姿势产生的美感。
汉唐舞是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起源非常久远。在这个时期的一些石像绘画作品中,舞蹈界的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和学习其舞姿、形象,逐渐才有了今天古典舞韵律十足的汉唐舞。汉唐舞其重点也在于腰部的舞动,以腰为身体的重心点,百转千回,生动灵活地旋转,最后再以圆曲的造型定格结尾。所有舞蹈动作,都在婉转的身法体态中完成,充分表现汉唐时期舞者的娇柔美,也蕴含了“圆曲”的舞蹈韵味。
相较于汉唐舞,由敦煌壁画中的舞者舞姿演化而来的敦煌舞。壁画中最美又最经典的舞姿当属“反手琵琶”,画中人上身前倾,将左手放在背后,反手握住身后的琵琶作弹,在“反手琵琶”中,舞者将身体形成的圆曲,与舞者造型中的圆曲、乐器与舞者身体组成的圆曲,组成了三个大小不同“S”形,这种曲线既展示了人物高超的器乐表演水平,又极具特色地展现了古典舞中圆的外形美
古代书法书体这么多,成人应该从哪种古人的字开始练书法?
如果只是为了把字写的好一点,建议从楷书入手,可以选赵孟頫的,比较容易入手,字也漂亮。
如果是因为喜欢书法艺术,打算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建议从大篆入手。从大篆入手,不见得要一直写大篆,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根据自己对笔法、结体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的程序确定时间),过渡到小篆。小篆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再过渡到隶书。选汉隶名碑,比如《史辰碑》、《礼器》等,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感受篆隶之间简化的规律,这个时候,同时阅读中国书法艺术史,各个时期的书论,书法艺术审美等理论书籍。
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根据自己投入的时间,领悟的程度,对笔法和结体等的掌握水平,来确定是否继续往下延伸。如果已经找到自己喜欢的的字体,那么就精研专攻。这个时候要广泛读帖,涉猎这一字体的各家名碑、名帖。
隶书是书法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字体,往下由隶变而演变出草书、行书、楷书。也就是说,这三种字体,都是从隶书发源的。这个时候,选择就会多起来。
如果性格倾向于平和沉稳,建议在隶书、行书、楷书上着力;如果性格奔放,崇尚自由,那么建议在草书上发展。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史上各体兼能的大有人在,当然了,每个人总有最擅长的一种书体。
已经有了前面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专攻一体,进境会很快。
书法练习的过程中,最好能找到在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的人指导,这样可以不浪费时间而找到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
这些过程的实践,会不期然而然地发现,自己的钢笔字写得比以前好了。
书法艺术是长期的坚持,半途停下也不会有害,因此,只要开始了,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