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称什么?
亳(bó)州,简称亳,古称“谯(qiao)城”,安徽省地级市。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炎黄时代,帝喾(黄帝曾孙)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其间魏黄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34;宋"***,以亳州为国都,亳州正式成为"三朝"古都之地。区域面积8522.5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亳州市常住人口4996844人。
亳州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机关所在地。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年均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截至2020年,亳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7.4平方公里。
亳州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亳州是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世界中医药之都、百强药企业半数落户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和省域交汇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
2020年8月,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亳州“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夏为禹贡豫州之域,商为汤都,称北冡。西周称漆邑。公元前595年归楚,称楚北地漆园。
秦属砀郡。汉初,分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沛郡山桑县。三国时,属魏谯郡山桑县。东晋侨置蒙县,仍属谯郡。
南北朝时,属宋山桑县。南齐仍为山桑县。
北魏皇兴元年(467),废山桑县建置涡州,为州治所。在漆园故城建置涡阳县。
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蒙城涡河北刘寨)。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涡州为西徐州,后置北新安郡,均为州、郡治所。
东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谯州,仍以涡阳为治所,并山桑、蒙县为蒙郡。北齐复称蒙县。
隋开皇十六年(595),称淝水县;大业七年(611),改淝水县为山桑县。
唐天宝元年(742),正式定名为蒙城县。此后,虽归属屡有变更,但县名至今一直沿用未变
安徽亳州市在古代是什么国家?
周初属焦国。春秋时期先属陈国,后来属楚国,楚平王元年(前528年),派太子建镇守“夷”,在亳州东南35公里。
据说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宋国蒙(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也许那个时候亳州属宋国。
沛国。
三国时叫谯郡。三国时期,魏皇初二年(221),封谯郡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五都。谯郡辖相山,萧县,酇县,费亭,苦县,宋县,城父县,山桑县,铚县,竹邑县,符离县,蕲县,洨县,龙亢县,虹县、(今淮北,宿州,萧县,永城,鹿邑,太和以北,涡阳,蒙城,利辛,灵璧,固镇,龙亢怀远西部,五河)。
西晋时,在此置谯国,后又为谯郡,治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