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四大舞姬是谁?
1、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著名的宫廷舞蹈家。
2、赵飞燕是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3、旋娟与提谟是战国时期广延国献给燕昭王的舞女,善舞《萦尘》、《集羽》二舞,玉貌窈窕,体态轻盈,舞姿飘逸。
4、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是以各种袖舞和下腰动作为特点的舞蹈。
5、绿珠善舞《明君》。石崇特作《名君》新辞,歌舞昭君出塞故事。《明君》曾传至唐代,归入清商乐舞。
6、燕姿善舞《火凤》。
7、张静婉与孙荆玉:张静婉身材窈窕,舞姿轻盈;孙荆玉腰功好,能“反腰贴地,衔得席上玉簪”。
8、安叱奴由于自己高超的舞蹈艺术,武德元年(618)被唐高祖封为五品散骑侍郎。
9、公孙大娘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
10、安禄山善舞《胡旋》。
古代有哪些出名的女画家?
【文藏来答】中国古代才女很多,但女画家却是凤毛麟角。较为著名的元代的管道升(赵孟頫的妻子)擅画墨竹梅兰,首创晴竹新篁;再如明代的马守真和文俶。
元 管道升《兰花图》
小编重点说说明代的马守真和文俶,她们分别代表了两种身份的女性——青楼与闺阁。
明代狎妓之风盛行,青楼妓馆更像是文人雅士的交际沙龙。能领一时***的名妓,必定是谈吐不俗、懂得诗词歌赋甚至能够写字画画的,马守真就是其中之一。
明 马守真 兰花图
马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号湘兰,金陵名妓。她聪颖机敏,为人轻财重义,能诗擅画,以画兰之精、画兰之专而扬名江南,因此自号「湘兰」,所绘之兰草柔韧而飘逸,竹枝细秀而挺拔,有一种长于自然中的生机之美,从用笔、施墨到构图都极其随意。马守真的兰竹与传统文人画家尤其是「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画风颇多相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青楼画家对传统文人画家审美的迎合。
明 马守真 《石兰竹图》
女画家是否有家庭、婚姻约束,对她们的创作动机、成名途径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在家庭、婚姻制度内从事绘画创作,首先需要得到家庭内部男性的接纳、认可;其次女画家自身与外界的联系有限,只有通过身边的男性才能将作品向外界传播。具体而言,皇室女性与世家女性又各有其差异。
皇室女性除有家庭、婚姻的束缚外,因其依附于皇权,禁锢更为严苛。大多数的皇室女性深居内宫,常年与世人隔绝,不免容易滋生空虚寂寞的情愫、顾影自哀。为排遣这些情绪,她们需要“以无益事,遣有崖生”,书画、佛事、女红、听戏、扑蝶等自然是消磨时光的极好方式,尤其是以书画自娱在后宫中较为普遍。明清皇室女性中有艺能者不少,富盛名者亦多。如清代慈禧皇太后,常绘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山水、古松等内容,笔意苍老。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其绘画作品10余幅,画题广泛,有《御笔花卉条》、《山水轴》、《梅镜心》、《鱼轴》、《松轴》、《墨梅横幅》、《寿桃轴》、《花鸟屏》、《花鸟折扇》等,除未见有人物画外,其他题材均有涉略。
此外,她还喜用丈余蜡笺书写擘窠大字,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此类书法作品不到10幅,全都尺幅惊人,气势磅礴。如《“虎”字轴》、《“寿”字条》、《“颐寿”字轴》、《书法条》等。在清代皇室女画家群体中,慈禧皇太后的名气较大,这不仅得益于其大量存世作品的广泛传播,众多代笔者的声名烘托也不容忽视。慈禧皇太后作为晚清政坛的实际操控者,其书画创作的动机不可一概而论。既可能有政事之余的消遣,也可能有为政治之需的专门创作。后者创作的数量更大,每年多至数百幅,已届年老的慈禧自然无法独自完成,必须通过大量代笔才能实现。
据文献所载,慈禧在书画方面的代笔者不少。绘画方面有女画家阮玉芬(字苹香)、缪嘉惠(字素筠,1842-1918年)等,名噪一时;书法方面的代笔者大多是当时的翰林及大学士们,如潘祖荫、张仁黼等人。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慈禧书画作品多数是他人捉刀代笔之作,其艺术面貌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即为明证。
除慈禧外,清代皇室女性中还有不少以艺能扬名者,如同治帝的瑜皇贵妃和荣慧皇贵妃两位皇妃就都有绘才。此外,光绪帝的两位皇妃端康皇贵妃与恪顺皇贵妃也都素爱丹青。端康皇贵妃(1873-1924年,瑾妃)与妹妹恪顺皇贵妃(1876-1900年,珍妃)都是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两姐妹自幼喜欢读书作画,尤其喜欢读《红楼梦》,曾召请画师到长春宫绘制红楼壁画。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端康皇贵妃“龙”字轴》、《端康皇贵妃朱砂“虎”字轴》两幅作品就是瑾妃所作。
出身世家的女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名似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家庭中至少有一位有社会影响的男性,或名父、或才夫、或令子等。例如文俶,其玄祖父文徵明乃艺坛大家、画派领袖,父亲文从简也精于书画、有名于时。馆藏文俶的《花鸟轴》和《花蝶扇面》两幅作品,笔调清新秀雅,画风与文家绘画传统一脉相承。文俶的成名不仅得益于家族的绘画传统和自己的艺术水准,与其先辈美名的烘托也不无关系,是因“名父”而成功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