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圆形韵律的文化特征?
纵观整个民族中各个领域的文化观念,其中都存在关于“圆”的思维模式和“圆”的审美观念。中国人将含蓄、内敛的民族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在古典舞身法中“圆”的审美方面,如回旋圆融的运动痕迹、饱满生动的舞蹈形态、圆满丰富的形象。中国古典舞从起源的那天算起,都在和“圆”打交道,各种形式的走圆,结合各种大小的走圆,形成变幻莫測、行云流水的舞姿,让中国古典舞独具特色地屹立于民族之林。
(一)古典舞中“圆”的外形美
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圆”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姿势上,基本包括造型、手法、神态、身法等。古典舞动作中不管是山膀按掌、顺风旗还是提襟、托盘,都要求舞者圆润地展现曲线美,就舞者上体运作来说,不仅双臂需要略显弯曲,指尖也要呈现“兰花指”“剑指”等造型的圆曲,这些曲线可以增强舞蹈表演者的身体流线以形成曲线美,也可以增加整个舞蹈作品的柔美。
汉唐舞与敦煌舞是古典舞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下面将从这两个舞种入手,解析古典舞身法中“圆”的姿势产生的美感。
汉唐舞是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起源非常久远。在这个时期的一些石像绘画作品中,舞蹈界的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和学习其舞姿、形象,逐渐才有了今天古典舞韵律十足的汉唐舞。汉唐舞其重点也在于腰部的舞动,以腰为身体的重心点,百转千回,生动灵活地旋转,最后再以圆曲的造型定格结尾。所有舞蹈动作,都在婉转的身法体态中完成,充分表现汉唐时期舞者的娇柔美,也蕴含了“圆曲”的舞蹈韵味。
相较于汉唐舞,由敦煌壁画中的舞者舞姿演化而来的敦煌舞。壁画中最美又最经典的舞姿当属“反手琵琶”,画中人上身前倾,将左手放在背后,反手握住身后的琵琶作弹,在“反手琵琶”中,舞者将身体形成的圆曲,与舞者造型中的圆曲、乐器与舞者身体组成的圆曲,组成了三个大小不同“S”形,这种曲线既展示了人物高超的器乐表演水平,又极具特色地展现了古典舞中圆的外形美
敦煌石窟的造型演变过程?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其造型演变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即北魏和隋唐时期,此时的石窟造型较为朴素,以佛像、浮雕、壁画为主,呈现出鲜明的北方风格。
第二阶段为盛期,即唐朝晚期至五代时期,石窟造型逐渐丰富多彩,佛像表现更加生动,浮雕和壁画的题材和风格也更为多样化。
第三阶段为衰落期,即宋元时期,此时石窟的造型逐渐简化,佛像形象变得单一,浮雕和壁画的内容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独特的风格和价值。
藻井属于小木作制度,它其实是用提高单体建筑中心位置的方法造成更髙的空 间感,以强调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历来多用于宫室和殿堂。不过它最初可能只是以一种结构屋顶的方式形成的叠涩天井,而使用的地区很广,且在各自的地域里形成传统。
“藻井”,或曰“方井”,名称均始见于汉赋。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薛综注云:“藻井,当栋中,交木方为之,如井干也。”所注颇得要领。综为汉末时人(卒于东吴赤乌三年),其说应可信据。“倒茄”之茄便是藕茎亦即莲茎,茎既倒殖于藻井,莲花自然向下反披;狎猎,即花叶参差之状。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圆渊方井,反植荷蕖”,也是同样的意思。以莲花为饰,原有避火之意,《风俗通》:“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荷菱,所以厌火。”《宋书》卷十八列举历代典事曰:“殿屋之为圆渊方井兼植荷华者,以厌火祥也。藻井因又名作“莲井”。它通常为殿堂所用,而中央倒垂的这一大朵莲花,便成为藻井最引人注目的装饰。不过早期莲 花藻井的实例以地面建筑无存 的缘故,今所见都发现于墓葬, 如江苏徐州青山泉汉墓,山东 沂南画像石墓 ,如甘肃高台地埂坡魏晋墓三号墓前 室以生土做成仿木结构的斗四 式藻井,又敦煌佛爷 庙湾墓群西晋第37号墓、第39 号墓出土用于墓室藻井的彩绘莲花砖,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煌古典舞的重要造型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煌古典舞的重要造型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