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舞蹈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
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游牧***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动物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在古代,蒙古族有很多舞蹈是由模仿动物姿态而来,如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舞蹈的独立形式逐渐失传,但很多元素都融入了带有宗教色彩的萨满舞蹈中。如今,去内蒙体验民族旅游,在很多盛会或表演中,能看到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等蒙古民族舞蹈。
盅碗舞
盅碗舞是蒙族女性舞,带有古典舞蹈的元素,意在表现蒙古族女性刚柔并济、贤惠端庄的性格与气质。舞蹈中,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会运用“软手”、“抖肩”、“碎步”等富有蒙古舞风特点的元素,表现典雅、含蓄的风格。
筷子舞
筷子舞一般是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有节奏的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或是击打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时而肩部活泼地耸动,时而腿部灵活地跳跃,时而转身左前倾,时而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舞蹈还能由快手持筷,变为双手持筷,如此以来,整体的动作将会更加丰富,舞蹈也会更为欢快、律动,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安代舞
安代舞最初是一种用于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后来逐渐演变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间舞蹈。在喜庆的日子里,姑娘们、小伙们,孩子们都会参与其中,尽情舞动。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表达出别样的民族美丽风情。
如今,在那达慕大会或过节庆典时,蒙古族人都会载歌载舞,抒发人们的感情。在旅游时,游客就能欣赏到热情洋溢的蒙古族舞蹈,下面,民族使者美美再为大家一个推荐内蒙民族旅游路线:海拉尔—额尔古纳湿地—恩和—白桦林—黑山头铁桥湿地—草原骑马穿越—黑山头—彩带河—巴尔虎—呼伦湖—国门—套娃—满洲里—猛犸象公园—扎兰诺儿博物馆—海拉尔。
了解更多内蒙古民族旅游详细资讯,欢迎关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旅游网,带你游遍56个民族
早在古早的时候,内蒙古的游牧民族就是能歌善舞能征善战的,传统的蒙古舞蹈有顶碗舞、安代舞、筷子舞、牛斗虎舞、摔跤舞等。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劳作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其中舞蹈就是一种具备思想情感和审美艺术的融合体,也是最具民族特色、民族性格的一门审美情趣艺术。
蒙古族舞蹈富有热情彪悍、活泼有力等特点,蒙古族舞蹈部分动作是模仿大雁和骏马而来,蒙古族舞蹈音乐特色豪迈彪悍、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风格气息,调式多为羽调式音乐宽广,音程跳动较大,经常使用散板节奏衬托辽阔草原的气势。
蒙古舞蹈中的筷子舞、顶碗舞、太平鼓舞都是技巧性很强的,这些舞蹈具有很复杂的舞姿,随着节奏的变化身体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调整,这些变化一定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让整套舞姿动作看起来优美流畅。
请教蒙古舞碎抖肩怎么做?
蒙古舞碎抖肩需要肩部的力量和协调性,并且节奏感要强。
首先将头部和肩部保持放松状态,然后将肩部向前、向上、向下、向后轮流转动,准备好后开始跳舞。
跳舞时需要保持节奏感,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力地抖动肩膀,向上挺起胸膛,并保持身体的稳定,不要太过放松或者尽量不要左右摇动。
同时注意肩部的力度和协调性,能够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肩膀。
练习时可以配合蒙古传统音乐进行,多加练习,才能够熟能生巧。
蒙古舞碎抖肩的做法是,先将双手伸直并紧握成拳,再向前伸出双手,提起双脚尖,然后向上跳起,同时抬起左肩并向左侧甩动手臂,再将左肩下降回位,重复此动作时将右肩抬起并向右侧甩动手臂。
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加入更多的动作变化。
这种舞蹈动作轻松活泼,需要注意身体协调和节奏感,以达到更好的舞蹈效果。
把肩关节活动开,可以做***练习,耸肩、沉肩、前后交替,上下交替,练习的时候,身体放松,不要紧张,自然呼吸。
蒙古舞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