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彩排是谁画的?
帕尔·弗里德(Pál Fried)于1893年生于布达佩斯。他在匈牙利艺术学院学习,师从雨果·波尔(Hugo Pohl)。在雨果·波尔的指导下,他画了许多女性***和东方主义作品的肖像。
后来他在巴黎的朱利安学院(Académie Julian)学习,在那里他是莫奈(Claude Monet)和西蒙(Lucien Simone )的学生。在巴黎,他深受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尤其是雷诺阿和德加,这激发他画了许多芭蕾舞演员,舞者和马戏团表演者的画作。
洛可可风格体现了当时法国贵族的什么情趣?
起源于18世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Rococo从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来,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的室内装饰物。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给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带来变化,最初只是在皇宫,后扩展到整个法国上层社会。路易十五的著名***、社交名媛蓬帕杜夫人,凭借才色,影响到路易十五的统治和法国的艺术20余年。她是洛可可风格当之无愧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她对凡尔赛宫进行了洛可可式的装饰。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社会享乐、奢华及爱欲交织的风气。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像和细节。洛可可风格一直被视为“法国品味”。代表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弗拉戈纳尔的作品《秋千》,也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描绘的是一对贵族夫妇在丛林中嬉戏的场景。年轻的贵妇人正在荡秋千,眼光中充满挑逗,故意把鞋踢进树林中,其夫被引得四处忙乱地寻找。作品轻佻俗艳,很符合当时贵族的口味,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
鲜艳浅色调华丽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又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靡欧洲。享乐、奢华、繁复、陈腐糜烂、甜俗的洛可可后来被更积极的新古典主义取代。
精致和享乐,
就是洛可可风格中所体现的当时法国贵族情趣。
而且是淋漓尽致的体现。
来,
小玉给大家分类盘点下。
▼
布歇《蓬帕杜夫人像》,身穿锦衣华服的蓬帕杜夫人为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倡导和引领人。
洛可可画家华托作品《热尔桑画店》,画中人物的穿戴均为洛可可时代法国贵族们的装扮风格。
洛可可风格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洛可可风格(法语:rococo)的诞生最早可追朔到18世纪的法国,起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单词是由法文单词Rocaille和coquilles组合而成。 Rocaille这个法语单词的意思指的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coquilles在法语里的意思是“贝壳”。后来,洛可可成为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代名词。
典型的洛可可风格的装潢设计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法王路易十五登基后,使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发生了变化。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晚期,具有庄重、豪华的古典主义艺术特点的巴洛克式设计风格,逐渐被拥有更多曲线、色彩鲜明且尺寸更小的设计风格所取代。这一风格在尼古拉斯·皮诺(Nicolas Pineau,1684–1754) 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摄政时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尚且年幼,***由其叔摄政),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遍及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纤细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统治期,而且深受其***蓬帕杜夫人喜好的影响,因为这位睿智的女人是这种设计风格的坚定拥护者和倡议者。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画像(Louis XV,1710—1774)
蓬帕杜夫人的画像
洛可可(法语:Rococo)艺术,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中厚重繁复的巴洛克风格而形成的纤巧具有女性化味道的装修艺术,其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因此又称“路易十五式”。其艺术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风格特色。
洛可可式建筑
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科学观念渗入到艺术领域中,使得艺术作品庄重而典雅。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年幼时在各党派间斗争中成长,使得他意识到没有集中专制的王权,也就没有自己安宁的生活,更无从谈起法国的安定与繁荣。因此,当他亲政后的一段时间内,加紧对王权的集中,加强国王对宗教和最高***的控制,也在军事上树立了法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路易十四在他一系列军事行动获得成功后,显示出他对权力欲不断的膨胀,这显然是与他的宫廷不相符合,使得他意识到法国的宫廷生活也要成为欧洲的中心。
而路易十四早期庄重、典雅的古典主义无法满足路易十四豪华、气派而又奢侈的宫廷生活,而后出现的洛可可风格正好满足了这位君王的口味。为了慑服众人,路易十四用奢华来显示自我。王室生活不断被各种***活动:骑马、舞会、舞会、芭蕾舞、戏剧、宴会、游戏等填满。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利用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巴黎的大臣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尽各种办法来取悦国王,使得洛可可的奢侈之风流行于宫廷内外。
路易十四的继任者路易十五性情软弱,缺乏治国的雄才大略,在其统治下,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在7年的对英作战中常吃败仗。路易十五处理国家大事之时不但优柔寡断,拒不接受臣下的正确建议,反而常常听信其***蓬帕杜夫人之言。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继承强化了洛可可艺术风格。路易十五带领整个贵族阶层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革命运动,使法国上层社会在艺术欣赏和生活方式方面,从推崇古典主义、巴洛克艺术转变为追求带东方情调的浪漫主义。
弗朗索瓦.布歇《蓬帕杜夫人肖像》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描绘了什么内容?
在这幅画上,观者多少可感觉到画家着意于纯粹的田园风趣。五个***女人的色调是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的。蓝色使他想起戈索尔那美丽宜人的风光。但观众看到的是一群几何形变异的女人。
右边坐着的一个女人象戴上***面具一般,当她转过身来,脸容十分可怕,就象从阴间爬出来的鬼魅,颜色却又象烤熟了的乳猪。
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要展示她的姊妹们的菱形身体。
她那严肃的表情,侧面的轮廓,简直象埃及的壁画。中间还有一堆水果。总之,这些形象使人观后产生作呕感。
当诗人把这些形象与亚威农相联系时,观众似乎受了侮辱一般,责骂毕加索的鄙俗。
殊不知,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
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此画作于1907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