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襦裙的演化历史,古代裙子是怎么来的?
在远古时代,先祖为御寒冷,用树叶或者兽皮连在一起,便成了裙子的雏形。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相传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规定不同的地位的人着不同颜色的衣裳。那时的“裳”,就是裙子。五代《实录》说:“古所贵衣裳连,下有裙随衣色而有缘(沿边而装饰曰“缘”。);尧舜已 降,有六破(破者,析也,即皱褶。)及直缝,皆去缘;商周以其太质,加花绣,上缀五色。盖自垂衣裳则有之,后世加文饰耳。”《实录》又说:“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说明了裙子的演变。古代的底层的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能穿上飘飘欲仙的汉服吗?布料是怎么解决的?
想什么呢!底层百姓当然穿不上这些所谓的汉服。
一是那时候等级森严,普通白丁擅自穿冠服是很严重的罪行。当然了,这也是分时候的,皇上对这事关注的时候,管的就很严格。皇上对这事不怎么上心的时候,这事也就宽松。
第二就是普通百姓是穿不起锦衣华服的,这和现在一样。你一个工薪阶层买个十几万的大衣,五六万的皮鞋,七八万的手包,这事怎么想都很难,除非卖肾。
就拿明清时期说,达官贵人有钱有势,自然是绫罗绸缎。普通百姓呢,也就是自己纺线织布,自己做粗布衣服。
这个我都亲身经历过,我小时候我的姥姥就是自己纺线织布,织那种粗布,穿到身上又重又麻,体验非常不好。但是没办法,普通人绫罗绸缎那是绝对买不起的。
看一段明代关于穿衣服咋说的。
“ 天下服饰,僭拟无等者,有三种。其一则勋戚,如公侯伯支子勋卫,为散骑舍人,其官止八品耳,乃家居或废罢者,皆衣麟服,击金带,顶褐盖,自称勋府。其他戚臣,如驸马之庶子,例为齐民。会见一人,以白身纳外卫指挥空衔,其衣亦如勋卫,而衷以四爪象龙,尤可骇怪。
其一为内官,在京内臣稍家温者,辄服似蟒,似斗牛之衣,名为草兽,金碧晃目,扬鞭长安道上,无人敢问。至于王府承奉,会奉旨赐飞鱼者不必言,他即未赐者,亦被蟒腰玉,与抚按藩臬往远宴会,恬不为怪也。
其一为妇人,在外士***女,相沿袭用袍带,固天下通弊,若京师则异极矣,至贱如长班,至积如教坊,其妇外出,莫不首戴珠箍,身被文绣,一切白泽、麒麟、飞鱼、坐蟒,靡不有之。且乘坐肩舆,揭帘露面,与阁部公卿,交错于康逵,前驱既不呵止,大老亦不诘责,真天地间大灾孽。嘉靖间霍南海,近年沈商邱,俱抗疏昌言,力禁僭侈,而独不及此三种,何耶?”
你看看,妇女不管是多么低贱的,在北京穿那些违制僭越的服饰,都没事,连严酷的嘉靖皇帝对这都不管,要知道嘉靖皇帝对服饰僭越那是极其重视的,别说穿,擅自制作织造僭越布匹的匠人都要处斩发配。
非常遗憾,我们在***剧里看到的,也就是现在提倡汉服的小众人群所认为的“汉服的美”,对于古代劳动大众,是绝缘的。古时的农夫、樵夫和渔夫等劳动人民,只能穿粗布衫。跟现代一样,有钱的穿得好,没钱的穿得差。
跟现代社会不一样的是,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就算你有钱,也不能想穿啥就穿啥。哪怕你富甲天下,也不能穿蟒袍,也不能穿士服,更不能穿***衣服。穿错了,轻则被耻笑“乱了纲常”,重则掉脑袋。
现代社会,穷人与富人、官与民之间的服装在表面上的差异远远小于古代的差异。现代人的服装,在款式、颜色上差别不大,只是在质量、材质和品牌方面不同。而古代服装,从外表基本就能看出职业、阶层和身份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服古典舞在国外的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服古典舞在国外的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