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在古代是有什么称呼啊?
“南昌”二字始于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派灌婴带兵守护此地,修建一座城,灌婴到达这个地方之后,发现满目疮痍,荒无人烟,于是就在心里许愿,希望这个地方能快速发展起来,变得繁荣昌盛,于是就起了一个名字,叫“南昌”,有“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疆”的含义。
后来,在历史的进程当中,南昌也改过很多名字,在三国时期曾被改为“豫章”,到了唐朝,为了避皇帝李豫的讳,改名为“洪州”。
到了宋朝,宋孝宗在当皇帝之前,曾在这个地方当过王爷,对这个地方有非常浓厚的感情,于是就把此地升为“隆兴府”。
元朝时,又相继改名为龙兴路、洪都府、南昌府。
另外,2011年在南昌出土了一座影响全国的古墓“海昏侯墓”,又让“南昌”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了另一种说法。
南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南昌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南昌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世界重要的光伏、光电和VR产业基地。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曾是中华民国军事首都。扩展资料南昌拥有煌上煌、国鸿、正邦、英雄、益海嘉里、双汇等一批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全市正在形成“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6家;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等有效推进。
南昌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34;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 ”,使她成 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这就要从南昌在江西的历史地位说起。江西最早成为一个单一的行政区划,是在汉高祖年间设立的豫章郡。当时,豫章郡管理范围和今天江西省差不多,全郡分为18个郡治为南昌县从那个时候开始,南昌就作为江西的行政中心而存在。
之后,魏晋南北朝,江西被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包括豫章郡、庐陵郡、南康郡。到了唐太宗时期,天下分为十道。其中,今天的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和江苏南部,被统一划分到江南道。后来唐玄宗觉得江南道管理范围太大,一分为三分,划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江南西道管理范围和今江西省区划差不多,江西名称就是来源于此。到了宋朝江西等名称叫江西路,元朝叫江西行省(包括今天江西和广东)。明朝初年,朱元璋在江西设立布政司,也称江西行省,清朝沿用江西省城的名称。从唐朝的江南西道,到宋朝的江南西路,再到明清的江西行省,其政治中心一直是今天的南昌。也就是说,南昌作为江西的行政中心已经持续一千余年且从未中断。由于南昌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江西的行政中心,因此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位居全省之冠。
再者,从地理上来说。南昌位于鄱阳湖平原、赣江之滨,交通便利,不管是通往东部的上饶、景德镇,南部的吉安、赣州,还是通往九江或者西部的宜春、萍乡,都是十分便利。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南昌是坐拥全省最好的地理条件,也是最适合成为江西省行政中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