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鼓舞蹈赏析?
《醉鼓》的开场就以一个貌似“醉意熏熏”“举止怪异”的汉子,用臀部撞开家门而后后仰跌入室内的形象登场,这样简洁却精炼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下子就让观众意会到了主人公当前的状态。
紧接着这位醉汉“借着酒意”倒地之后借力仰天扭转,然后跃上小八仙桌来了段连续跳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一段行云流水且富有技巧的表演中得到了印证。在《醉鼓》这支舞蹈之中,翻转、耸立、跳跃和伏体,各种各样需要技巧的舞蹈动作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得到了展现。并且在这支舞蹈之中,舞者同道具——“鼓”之间的配合良好,即使在“步履蹒跚”之时也没有放弃其对于舞鼓的练习。
舞蹈《醉鼓》这一古典舞作品是具有叙事性的作品,该作品可以按照情节的推动和表现形式的差异被划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戏鼓”、“哭鼓”和“舞鼓”这三个单元。
在第一个单元——“戏鼓”之中,随着开场敲起的鼓点,由黄豆豆扮演了一位略显失意的梨园子弟,在酒过三巡、醉意正浓之时,这位梨园子弟想起来陪伴自己身边已经十数载的“行头”——“鼓”,在酒意和热爱的熏染之下,这位梨园子弟将鼓抱在怀中思绪万千。
在第二个单元——“哭鼓”之中,情感开始进一步地迸发,通过黄豆豆幅度更大、却又略带“醉酒”姿态的“蹒跚”的舞步,来将这位梨园子弟多年来经受的种种世间百态、辛酸苦辣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第三个单元——“舞鼓”之中,背景音乐和舞蹈编排变得更为激越,这展现出梨园子弟寄情于鼓,爆发出自身的潜力和热爱,以昂扬的气势来将所有的***和热爱都投入舞鼓事业之中,这样激昂而壮丽的场景令在场的观众都感受到了心潮澎湃,并与舞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感。
古典主义叙事风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
第一种解释
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第二种解释
泛指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一、古典以前时期:
①如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有巴哈、韩德尔;
②洛可可音乐,代表人物有如库泊兰、拉穆等***们的典范作品。二、古典以后时期:
①浪漫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舒曼、舒伯特、肖邦;
古典叙事模式是什么?
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中国传统的“二分法” 所有文本体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依据:文本的外部特点即语言形式因素. 这种分类过于笼统,没有涉及题材、构思等问题,难以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现在已经被废弃. 2、西方的“二分法” 以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的的“二分法”为代表,他依据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区分了史诗、戏剧两大类.由于史诗是通过语言来模仿现实的,不像戏剧那样有音乐的介入,因此被看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类型.至于史诗的语言表现形式,可以是韵文,也可以是无韵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