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的进化史?
侏儒海象,是通过加拿大教授卡伦·萨蒙德斯发现的海象化石,而反映出的一种矮小海象。化石是在马达加斯加岛中被发现。“侏儒海象”大约生活在4860万年到3720万年前,这一命名受到广泛争议。
发现者希望这些化石能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现代动物的起源,并能帮助人们了解马达加斯加岛何以能聚集大量的现代动物
海象,鳍脚亚目海象科海象属动物,被称为海中的大象。身体庞大,身体呈圆筒形,粗壮而肥胖,有稀疏的刚毛,雌兽较小,雄兽体长3-4.5米,体重1200-3000千克。雌雄都长有两枚长长的獠牙。是北极地区的特产动物,主要生活在北极和附近的海域。海象的皮肤厚而多皱,厚度可达1.2-5厘米,皮下脂肪厚12-15厘米,足以抵御北极的严寒。体表一般是灰褐色或黄褐色,有些时候会呈现为灰白色或棕红色。
头部小而扁平,吻端较钝。上唇的周围长有一圈又长又硬的钢髯,约有400多根,其中有血管和神经通过。颈部有一对气囊,使头部能够经常露在水面以上进行呼吸。眼睛很小,视力欠佳;耳朵只是稍微凸起的皮肤,没有软骨支撑,但听觉十分灵敏。四肢颇似鱼鳍,称为鳍脚;前肢较长,约占体长的四分之一;后肢能向前方折曲,可以在陆地或冰上爬行或支撑身体。尾巴很短,隐藏在臀部后面的皮肤中。
海象最独特的是一对十分发达的白色上犬齿,终生都在不停地生长,其根部着生于上颔,尖部从两边的嘴角垂直伸出嘴外,形成獠牙,很像陆生动物大象的门齿,因此而得名“海象”。雄兽的獠牙可达75-96厘米,重量为4-4.5千克;雌兽的牙稍短而细,长度一般不到50厘米。獠牙可用于自卫和争斗,在泥沙中掘取蚌蛤、虾蟹等食物,或在爬上冰块时支撑身体。在冰封的海下,獠牙还能用来凿开冰洞,以便呼吸。
为群栖性动物,在冰冷的海水中和陆地的冰块上过着两栖的生活。每群可从几十只、数百只到上千只。在陆地上时行动笨拙,但在海水中靠着流线型的身体、发达的肌肉以及强有力的鳍状肢,则行动自如,非常机敏。用后肢推进,前肢转弯,时速达24公里,可潜至70米以下的深度,能够完成取食、求偶、交配等各种活动。海象的食性较杂,但不吃鱼,主要以软体动物、蠕虫、螃蟹和小虾为食。
海牛的祖先是大象,为了生存,大象们适应环境跑到了水里生活,在水里,每过几分钟就会跑到水面上换气(这点跟水中芭蕾有点像),而且承袭了大象吃素的习惯,使海底世界少数的草食性动物,因为它们的眼睛不好,靠著敏锐的嗅觉.触觉以及听觉,在混浊的海水中生存,并且净化海水,只是因为体型笨重行动缓慢和人类破坏的缘故,已经渐渐绝种,现在已经剩下很少。
海象对海洋环境的变化也特别敏感,由于大规模地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使很多海象的栖息地受到了污染,以致于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而造成绝迹,分布区逐渐缩小。
随着人们对海象牙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海象***业也在不断发展,***的工具和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使海象生存境遇受到毁灭性打击,种群数量急聚下降,已从二、三个世纪以前的数百万头锐减到大约7万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