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舞内在美是什么?
中国古典舞内在美是“以神御形”、“形神兼备”是古典舞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舞发力、韵律的特点“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外展则先内蓄,有一个蓄势的过程,这也暗合着中华文化中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规律。在西方的文化中更为注重外形的准确和技巧的精准,中国文化更偏向于“神”。“身、眼、手、法、步”的配合运用体现了古典舞的身韵,舞蹈动作中的“拧、倾、圆、曲”的形态能更精准地表达出舞者微妙的情感变化。这种内涵和内在美,“以神御形”、“形神兼备”是古典舞的主要特点,也是它极富表现力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典舞中所蕴含的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舞蹈艺术的精华。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而表现出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身韵。
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80年代中国古典舞的重大突破钟什么概念的提出使中国古典舞蹈得到了质的提升?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中期,中国古典舞从戏曲舞蹈“身段”脱胎而出,北京舞蹈学院的唐满城、李正一教授通过创造性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创立了对中国古典舞发展影响深远的“身韵”,这是集科学、民族、系统及时代审美特征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它让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使古典舞不仅仅是对古典戏曲改编,借鉴芭蕾舞训练模式的“四不像”,而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理论体系的舞蹈种类。
“身韵”的出现,使中国古典舞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舞蹈家们从文献资料以及一些传统武术、杂技、戏曲等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一方面,对“身韵理论”的教育教学和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从一开始只关注外在肢体动作到挖掘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通过“神”来带动“形”,确立了中国古典舞“形、神、劲、律”为一体的动作元素,并构建了注重“拧、倾、圆、曲”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舞从外在身法到内在身韵的系统舞蹈语言的确立,为创编剧目的编舞者们来说,更多的舞蹈本体语言的提供,让古典舞有了从外形到神韵上的参考标准,为其剧目的创作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推动力。《黄河》《长城》等经典古典舞剧目也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版诞生。中国古典舞剧目开始向抒情、写意、象征等方向发展,无论其创作,或舞蹈动作本身,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古典舞有什么名字?
1,《扇舞丹青》
《扇舞丹青》是96级中国舞编导班的毕业晚会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韵表演,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一向喜欢玩扇的佟睿睿把这一普通的传统道具挥舞得“似扇非扇”、“似剑非剑”,表现出来的艺术意象是“画中有舞”、“舞中有画”。
2,《踏歌》
《踏歌》,中国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
3,《桃夭》
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
4,《铜雀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