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穿的宽衣大袖,日常劳动不会十分不便吗?他们怎么解决?
古代的衣服其实也和今天一样,分礼服正装和休闲常服。而且古代在穿衣上的阶层分化,比今天还要严格、鲜明。所以所谓宽衣大袖不是所有人、所有时候都穿的。古人不傻,怎么可能让一件衣服妨碍到自己干活呢。
宽衣大袖通常是上层人的穿着,而且大多用于正式场合,就像今天穿西装一样。这些人、这些场面一般是不需要劳动的。穷苦人日常生活中有另一种服装——“裋褐”或曰“竖褐”,俗称短打。这种衣服上衣下裤、上衣长度只到臀部和上下,袖口收窄,且以粗布为料。唐代司马贞《索隐》有句:“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直到民国时,这种着装分别依然延续着,穿长衫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知识分子,普通百姓最多就是逢年过节或者拍照时才穿一下长衣。
宋江、吴用穿的是大袖
但你看武大郎这身,有很妨碍他挑扁担卖炊饼吗?
我们今天之所以一想到汉服就是宽袍大袖,和历史的沉淀有关。历史舞台上显眼的留名的不断被演绎的总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平民和贫民永远如蝼蚁一般活过一世又一世,他们在历史的影像里经常是缺失的,于是后世也就记不起他们了。而且不可否认,文化更多的就是由精英阶层创造的,宽衣大袖伴随的是中华古典文明的许多结晶,已经不是单纯的服饰文明了,因此获得一种符号意义,相对而言短打布衣就少了很多文化含量,只是一种过往的生活状态罢了。
古人为何多宽衣大袖?
从资料来看,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官宦人家,商贾,读书人多穿宽衣长衫。因为他们不须劳作,特别是权贵巨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另外,宽衣长衫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以有别于劳动者。所以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穷困潦倒,衣食不继,三餐无着,一件长衫穿了十多年,又脏又破,既不洗,也不补,舍不得脱下,那是面子啊!
古时生产力低下,普通劳动者,多穿褐衣素服,他们无力购买制作宽衣长衫,不是有句诗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再说穿宽衣大袖劳作时也极不方便。
倒也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宽衣大袖。
起码劳苦大众是穿不了这么悠闲的衣服的——一是惹灰尘,二是费布料,三是不好劳作。
所以,古人中的大部分——劳动人民,穿的是短打。
但那些权贵阶层,穿衣服就不仅仅是为着实用,他们更多的,是图审美,这么一来,衣服就复杂了。或翩翩大袖,或峨冠博带,以舒适美观***为主。
自国家出现,等级分明后,中原文化把服饰也严格分等级,以正宗华夏文明为主的中原士族,穿的那叫一个飘飘欲仙。
春秋时期,这个中原服饰文化有了一点变化。话说赵武灵王在位,发现每每有北方强族来犯,他们去迎敌时还没发现对方长啥样,就被打趴下了。
赵武灵王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对方的衣服是窄袖短袄,打仗时配以骑兵、弓箭,这可比自己这边宽袍大袖灵便多了。
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决定向对方学习,让自己的士兵也练骑射。为方便骑射,就得改变己方的穿衣作派。这项改革在当时可是引起了轩然***。但由于“胡服骑射”的实用性很强,这项改革获得成功。从此,军队中的短衣窄袖得以施行开来。
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古人中的权贵阶层爱穿宽衣大袖的习气还是较难改变的,毕竟衣品代表等级。就是到了明清时期,若干有抱负的人也在想着有朝一日改变身份,穿上长衫呢。
因为宽衣大袖毕竟昭示着穿着者不必从事体力劳动啊,是劳心阶层啊,这也是千百年来鄙视体力劳动的余毒呢。
·韵佳会客厅·《知识传播》
古人为何多宽衣大袖
秦统一中国之后,古人服装宽衣大袖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汉服是传承秦朝的,秦朝的男子穿的都是宽衣大袖的袍服,女子则穿深衣,头上还要插上花钗装饰,极其严格。
当时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着装打扮都有详细的规定,像颜色、长度、样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就连穿鞋都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如果有谁穿了不合适自己的衣服就会受到责罚。
每个朝代在衣服上都很有讲究,再加上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穿衣服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叫短褐。短褐指的就是粗麻布做成的衣服,而且是短的,长度只到膝盖上下,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干活。
当时布是很贵的东西,一般人买不起,对于有些穷苦人家来说粗衣麻布都可能穿不起。而且干活很容易就弄脏了,穿着衣服也不方便,所以老百姓是***长袍的。
而皇宫大臣们也不是天天穿长袍,只是在像祭祖、参加宴会之类的一些重大场合才穿,因为那些衣服也不会弄得很脏,去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地方。
还有,魏晋南北时期,主要以清新洒脱为主,袖口宽大是其中的一个特点,并且还有了裙子,越宽松越好,反正穿起来越肥大越好,他们觉得这样才能达到洒脱自如的效果。
唐代主要是以裙子为主,穿长裙的位置要到腰部以上,越高越好,这样就显得女子高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