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太庙的那点事儿
臣民祭祖的地方叫祠堂,帝王祭祖的地方叫太庙。太庙最早起源于夏朝,(蔡文姬父亲蔡邕说)夏朝称叫世室,商朝叫重屋,周朝叫明堂。庙号最早起源于商朝,唐(太)宗宋(太)祖就是庙号。太庙在周朝也称大庙,大概在战国末期才有诸侯国称为太庙。
配享太庙的那点事儿
配享太庙就是皇室贵族、皇后宠妃、有功之臣等去世后,新皇帝将其牌位放置于太庙之中。最早制定配享太庙的制度的是晋朝,汉唐除了配享太庙还有陪葬皇陵。配享太庙的人,都是功勋卓著并且是皇帝红人的大功臣、有功宗室、皇后及皇帝的宠妃等人。小姐姐统计:仅以臣子而言,能配享太庙的:最多的是唐朝共42名,其中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ē]被撤出太庙;最少的是元朝0个。最牛的配享太庙的人物是司马光,他配享了宋神宗的太庙,也配享了宋哲宗的太庙。王安石也配享太庙,后来被踢出去了。
配享太庙是怎样的哀荣?
文臣谥号中最牛的谥号是文正,武将谥号中最牛的谥号是忠武。比文正、忠武更让臣子梦寐以求的是配享太庙,尤其是清朝。在清朝,陪葬太庙的只有26人。臣子(非宗室)的有13人:满人12人,其中包括和琳因为他哥和珅的原因,还被撤出太庙;***只有一个,他就是张廷玉!物以稀为贵,更何况配享太庙,还会接受历代皇帝祭祖时还祭拜配享太庙的大臣呢?这待遇比中***难太多了,是作为臣子,尤其是***臣子最大的哀荣,没有之一。张廷玉是清朝***官二代,对清朝立下很大的贡献,是雍正皇帝的大红人,还是雍正的托孤大臣,特留遗旨令张廷玉配享太庙。下图是张廷玉。
那配享太庙的后代有什么好处?
比起铁帽子十二名王爷的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的好处似乎略逊一筹。这给予死者及其后世子孙是最大的精神赞赏。可以称之为最大的无形资产,就十二名世袭王爷也未必是谁都能享受配享太庙的待遇。就这点而言,张廷玉的子孙从心理上感觉比不能配享太庙的铁帽子王自豪多了。
而且小姐姐认为这种无形资产给张廷玉子孙带来到好处是巨大的。只有他的子孙在任职、办事、受罚等方面,一说自己是张廷玉的子孙,有司甚至皇帝就会对高看一眼,让他三分等待遇。这种待遇是其他朝臣甚至是非配享太庙的铁帽子王们难以企及的。张廷玉留给子孙的无形遗产能让其子孙在整个清朝享用不尽,虽然这种遗产弹性大,难以量化。
在电视剧《知否》中,王大娘子经常会说自己的父亲王太师“配享太庙”,并且以此为极大的荣耀,而在古代,配享太庙的确是个非同一般的名誉。
古代的臣子生前要是鞠躬尽瘁,深得帝王的欢心,那么身后必然要受到相对应的封赏,钱财爵位什么的都是小巧,似乎还远远不够。
也就是为了对臣子的功勋进行封赏,配享太庙就这么诞生了。
古人讲究礼法与祭祀,从上古时代开始,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先祖进行祭祀,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会在“庙”、“祠”之类的地方进行仪式。
帝王之家当然也有,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太庙。
先秦时期,太庙尚且还不叫太庙,殷商时期将其称作“重屋”,之后称作“明堂”、直到秦朝建立之后,太庙这个词才正式诞生。
《周礼》: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市,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以往的规矩就是,在宫殿的左边建立太庙,而在右边建立祭祀土地的社稷坛。
太庙,就是皇帝家的家庙,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
起初太庙里面只供奉皇帝们及其祖先,后来功能性越来越强,成为了一种荣誉性质的象征!一些皇室人员,比如皇后、公主、皇子,或者一些有功的大臣,他们在离世后倘若得到皇帝批准,也能被供奉在太庙,这就是所谓的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说白了就是一种荣誉奖励,是一种死后哀荣,是古代最最顶级的政治荣誉!许多人终其一生,为国为民为皇帝操劳,倘若死后配享太庙,一生堪称无憾,因为这等同是在昭告天下,对自己一生最完美的肯定,肯定了自己所做的贡献!
配享太庙的人和同样逝去的皇帝并无太多区别,在后来的皇帝、皇室们拜祭祖先时,能够同样受到他们的跪拜,这是多么大的政治荣誉!这也就决定了每朝每代配享太庙的人凤毛麟角,堪堪几人而已!以历时200年的清朝举例,能够配享太庙的皇亲和大臣也合起来也才26人,足以说明配享太庙的荣耀!
首先我们要明白,虽说配享太庙是古代最顶级的政治荣誉,但是荣誉就是荣誉,只是一个名声,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好处,而且也只是针对当事人!
配享太庙这个荣誉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荣誉称号”,比如什么荣誉校长、荣誉董事,说出去名声好听,但配享太庙者都已经去世了,又能得到什么呢,其后代实际上也得不到什么实际物质奖励,这个荣誉其实很虚无缥缈!
所以,古代的配享太庙更多的类似于一个感情牌,配享太庙者去世后,倘若皇帝念旧情,可能他的后代会得到一定的照顾!但人走茶凉是世间真理,可能某段时间后,后代就会被抛弃,原因也很简单,后代没有一定的利益输出!
因此,配享太庙就是一个虚名,而虚名就是虚名,无论它有多高大上,多好听,对于后代,没有实质性的好处,一切都是***的。“您是某某的后代吧?您的谁真让人敬佩!”听到这样的称赞,除了心里一时爽快,事后情况一切照旧,何其尴尬!
太庙是古代供奉君王牌位的宗庙,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当时叫“重屋”“世室”“明堂”,到了秦汉才正式称为“太庙”。再到后来,太庙不仅会供奉皇帝,也对少数人开放,比如皇后、宗室、大臣。
什么叫配享太庙?就是说臣子去世后,名字刻在一块木头上,然后放在皇帝的列祖列宗牌位旁。这代表着什么?后代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给先皇牌位磕头的时候,顺便把配享太庙的臣子也跪了。这在古代可以说是为人臣者的最高荣誉,比黄马褂、三眼花翎的含金量高出几个层级。
含金量高就意味着门槛高,能够获此殊荣的人自然少之又少,连再造大清的曾国藩也没进太庙,一般也就三种人能够拿到配享太庙入场券:
一、皇帝在世时宠爱的皇后,并且有较大的家族影响力,品行端正。比如司马炎的武悼皇后杨芷,出生弘农杨氏,这个家族在汉朝就已经是大豪门;在教养方面,史书记载杨芷“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皇后配享太庙,只在魏晋时个别***存在过,并非后世主流。
二、得到皇帝认可的有功之臣或宗亲。这类人需要有台面上看得到的功劳,或开疆拓土,如常遇春、徐达、沐英、清初铁帽子王,或有拥戴之功,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或在文治方面有大建树,如司马光、赵普。
三、皇帝极其信任的人。这种人,既无盖世之功,但就是会做人,会与皇帝建立密切关系,让皇帝在生前就离不开,比如张廷玉、和珅的弟弟和琳。
配享太庙,并不代表着可以一劳永逸,如果家人不争气,还是会被撤销牌位,比如和珅倒台后和琳就被撤出;房玄龄的儿子谋反,也导致房玄龄配享太庙的资格被取消。
随着帝王的变更,臣子的历史评价往往是动态的,这也会影响配享太庙的资格,比如武士彟,在世的时候没什么特别功劳或关系,但生了女儿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后,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被追加进太庙,后来武则天去世,武士彟又被撤出太庙。
再比如王安石,在生前就争议不断,名声时好时坏,虽然进了太庙,但随着评价的降低,也被撤出太庙。
有两个人需要特别提一下,一个是司马光,他是北宋名臣,《资政通鉴》的作者,王安石的政敌,属于保守派。别人往往只能配享一个皇帝的太庙,而他却能拿到两张入场券,同时配享宋神宗和宋哲宗两个皇帝的太庙。一人占两坑,唯涑水先生,也不知是不是小时候砸缸修来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