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很多国家的语言里中国发音都是“契丹”?
因为一个叫耶律大石的人在卡特万的地区发起的一个战斗,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对中国的称呼;
俄语中对中国的发音是Китай,音译过来就是契丹,当然了中古英语,古***语,中亚的几个斯坦国和伊朗对中国发音也是契丹。其实契丹是镔铁的意思,就是很坚硬的铁,它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呼,发源于两河流域(潢河和西拉木伦河),开始为八部,后来发展壮大。隋唐时期开始接受终于王朝的羁縻,建立松漠都督府。
唐末五代时期,契丹趁着中原混乱时期,开始坐大,建立国家,契丹国,并于947年入主中原,改国号为“辽”。辽国版图最大的时候东起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南到幽云地区(京津唐一带),北接西伯利亚,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最大的国家,与当时的宋朝分庭抗礼。
外国人称呼中国,主要有两种称呼,一种称呼是“Kitay”,意思是契丹;还有一种称呼是“China”,意思是瓷器。
称呼“China”是因为中国当年瓷器非常出名,曾经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这给予了西方人很强烈的的印象,因此把中国称为“瓷器之国”,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是理解的。
但是,为什么西方人还称呼中国人是“契丹”呢?
我们知道,契丹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而且是一个已经灭亡的民族,它怎么可能代表中国呢?
这就得讲讲,咱们中国对古代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对古代世界的影响力,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军事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中国最主要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影响力。中国当年开辟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文化影响力,影响西方国家的。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通过丝绸之路到达西方;中国的四***明等文化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影响西方,从而对西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西方近代航海业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形成,是得益于中国的四***明的。如果没有中国的四***明,西方的航海业就不会很快发展起来。西方的航海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也不可能很快发展。
严格说起来,中国古代,尤其是中原国家,对西方社会的军事影响力是比较小的,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并不具备强烈的领土扩张意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国家,几乎没有主动攻打过其他国家。
但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就不一样。由于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生存就比较艰难,因此他们一直试图走两条路线,一方面就是南下进攻中土国家,占领中土国家的土地;另外一方面就是往西打,进攻西域的国家,占领西域的土地。
契丹族是古代活动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秦汉时期,由东胡鲜卑族发展而来。自建立辽国以后,契丹族***取“因俗而制”的政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加强与东西方的交流,在中亚和欧洲具有广泛影响,使得“khitiy(契丹)”曾经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通过他著名的《马可 ·波 罗游记》向西方中国时,他所使用的词语既不是 “中国”,也不是“元朝”,而是“契丹”在中古时期的英语、俄 语、希腊语、***语当中,“中国”一词的翻译竟然也是 “契丹”。
契丹族从公元四世纪出现于史册,到十三世纪消亡,历经1000多年。契丹族在北方草原上建皇都、创文字、制法典,推进了北方的封建进程,其推出的“因俗而制”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在民族杂居地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疆域面积相当于两个北宋。
据专家分析称,契丹和西夏、吐蕃在宋朝的北边和西边组成了一条封锁线,隔绝了宋朝通西域的联系,也切断了宋朝和高丽之间的陆上通道。而且契丹强于后起的西夏,以及当时已近衰弱、分裂的吐蕃,成为沟通东西方的联系中心。
当时,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的人们发现与他们做生意、打交道的不再是那些穿着宽袍大袖、说着之乎者也,长发飘飘、全身香喷喷的***了,而是一些穿着短袄窄裤 、说话叽里咕噜、脑袋上扎着小辫子的契丹人。在他们的眼中,契丹帝国不仅国力强盛、能征善战,而且经济和文化也高度发达。随着交往的深入,由于长时间见不到***的影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就误以为整个中国 都处在契丹的统治之下了。于是, “契丹”就渐渐成 为 中古时期中国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