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四决”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邀!我认为凡学习圣人经典,千万不要纠缠于文字(不管懂与不懂)。因为无论你弄得怎样清怎样明都是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实践经验,你说什么也不是。所以我们学习圣人经典,首先要学习他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他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进行摸索,才能掌握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其次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地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最后要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立自己的学说。现在有些人总是滔滔不绝地演说别人的理论,从表面看感觉其满腹经纶,但实际上胸无点墨。所以这样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心学四句绝,我还是头一次听。是不是“四句教”啊?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便是“王门四句教”。
国福一句和大家说: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体是本来,是那个有形的、叫“心”的脏器,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个心一旦受到教育,就会波澜,就会区分善恶。没有善恶区分的时候,人的心是最平静的,最安宁的。教育,其实是对“心”的一种改造,也是一种破坏。为何亚当夏娃没有吃智慧树上的果子时,无忧无虑?吃了智慧树的果子,就觉得害羞?中国古代圣贤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是同理。
知善知恶是良知,人受教化是自然的,人在环境中受熏染也在所难免,这个时候,人就会对善恶进行鉴别和判定,这种判定就是良知。***具有良知,***知道善恶,连大恶之徒,也知道善恶。
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对善恶加以区分和辨别,在这个区分辨别善恶的功夫基础上,能够增加善良,减少丑恶,就是格物。
这四句话,讲了人心的变化规律。它告诉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好方向是返璞归真。如果教育一味以功利为目的,这个社会一定有问题,一定倒霉,一定完蛋。
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成佛、成圣)
有善有恶意之动(觉知、觉照)
知善知恶是良知(修行的过程及正见)
为善去恶是格物(修行的方法及目的)
王阳明这四要句高度概括了成为一个圣人所要达到的境界。以及修行中所要注重的方法及目的。很好地反映出了其本人对心、理一体及知行合一的阐述。令后人赞叹不已。对领悟阳明心学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了一语中的。真是大道至简,言简意赅!
严滩问答是四句,天泉证道也是四句。题目问的“心学四诀”?从何说起?
字不尽言,言不尽意。先生实在已无话可说,四句实非得已。领悟者已矣,非领悟者已矣。
先生一生之悟,能否于“四句教”尽显?悟其所悟还是悟其所教?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还是这四句较朴实,能做到,先生即颜笑!
谢邀。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其实就是知行合一,我们其实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也就是良知,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把天理、本心、诚意都打通了。但是出于私欲人们会去压制内心的判断,外在行为往往与内心真实想法不同。学学先生的心学很好,相信能够帮助到你,接纳自己,遵从本心。能够做主的良知既是知又是行,所以知行合一便能襟怀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