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下的年轻人对京剧不感冒的文化现象?
任何事物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跟上社会进步和发展,消亡和淘汰是必然的,侥幸遗留,也距离淘汰不远了,这是历史的规律,不可逆转。
京剧也不例外,也是在规律约束之中。不思进取,不思改进,不与历史的发展同步进化,其结果是可以预知的。
京剧为了发展和进步,曾经有过深刻的改革,也得到了群众的喜爱。无奈,改革没有继续下去,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几乎无人欣赏的尴尬局面,可悲可叹!
京剧不改革,不进步,退出历史舞台是可以看到的。
自己作死,没人拦得住。
戏剧的灵魂在剧本里,在故事的矛盾冲突中。可不是什么唱念做打,元杂剧传下来的是什么?是剧本。
有了好剧本,演员的外在形象可以做出重大变化,唱腔可以做出重大改进,而最广大的仍然是非常欢迎的。京剧样板戏里,智斗,打虎上山这些选段因为剧本出色,其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情节精彩,因此唱词一出,仍能引来广大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远非少数票友能比。
演员迷恋于自己的唱腔,行头,身段,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这当成所谓的文化传统加以传习,那么就要问一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些传统剧目的剧本本身已经乏善可陈,又有几个人会迷恋这外在的形式美?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绣花枕头
银样镴枪头
你看,中国人对徒有其表事物的排斥是有传统的,要说文化,这才是要宣扬的。
一部《梅兰芳》算是京剧人对自己所处行业的一次礼赞吧,但真正算得上伟大的喜剧革命的***却无人问津。这次革命把元杂剧所具有而后世遗失的戏剧之魂再次注入到京剧之中,结果现在玩起来买椟还珠的勾当。
一群角儿整天提溜把扇子拿腔作调的活成遗老遗少,忙着为唱腔树碑立传,那吃瓜群众还不赶紧学雷锋,帮忙在碑下挖坑好给他们埋了成就他们名节,还等什么?插一身管子靠输液活着现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人都拒绝这种吊命法了。
我是70后,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但根据联合国关于老中青年龄阶段的划分,却也并非名副其实的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才不过十一二岁,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竟然喜欢上了京剧了。
虽然自幼听多了样板戏,但我真正喜欢上的却是传统京剧,而在此之前,我既不讨厌,又不喜欢,因为我此时对于传统京剧,实在是知之甚少,素未平生。
我从萍水相逢进而熟知了京剧,是别有一番原因在里头的。
其实我正在上小学,积极践行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伟大号召,而学习之余,就夜以继日地阅读四大名著,虽然不遗余力地看,却实在总是半懂不懂的,对于书中的人物形象,我的爷爷曾经屡次三番地讲述,但终于不能形象化地得到认识和理解。
然而我真得见到了关老爷拖刀斩蔡阳了,因为在一个夏日的傍晚,我有幸进入镇上的剧院,观看了一场叫做《古城会》的京剧演出。
我因为个头尚小,就很容易趁检票人员稍不注意,混迹在人群中一闪而过的,并聚精会神地从开场一直看到结束。
我还因此自以为得意,后来得知,剧院本来就是对儿童实行免费开放,畅通无阻的。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戏,也是我终生看到的最记忆犹新的戏了,现在回顾当时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戚戚于心,虽然我始终不知道关公的扮演者是谁,究竟叫做什么名字。
从此以后,我对于京剧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先后看过《群英会》、《甘露寺》、《定军山》、《走麦城》、《白帝城》、《失空斩》、《野猪林》、《大闹天宫》等剧目。日积月累,不但能够无障碍地欣赏,而且也可以字正腔圆地唱上几个经典名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