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先看一首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后两句是其中的精髓。
从他人言语中听来的---难免产生歧义,以致以讹传讹;从书本上学来的---难免错误理解,或书本上记录的内容本身就是错误的;经验的积累---难免得出错误的结论;凭空想象出来的---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荒谬的。
苍耳子,还叫:枲耳、胡枲常思、卷耳、爵耳、猪耳、耳珰、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民间还称其为“小刺猬”,还叫“粘头婆”)
每个人读《本草纲目》都会有不同的认知,有不同的结论,其实读任何书籍都是如此,不可能达到相同的认知。我常想:为什么同一种药物会有那么多名字?都谁给起的名字?到底应该叫什么?为什么李时珍都知道,我怎么不知道?每一味中草药的功效(作用)是谁告诉他的,告诉他的那个人又是怎么知道的?怎么知道病人在被“辨证”后用苍耳会有效?等等诸多问题。
苍耳子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各种鼻炎、风寒感冒还有风湿痹症了!
苍耳子在农村到处都是,路边、田埂、山坡上基本都能看见它的影子。但是我个人比较讨厌苍耳子,特别在小学时候,那个时候的小学生打闹,女最怕这个了,苍耳子浑身长满了刺,一旦粘到身上头发上就不得了。但是小时候顽皮哪里懂这些,就是拿来扔到别人衣服头发上,特别在头上的那些,粘上了拔不下来,就算拔下来了,头发也掉了许多,现在想想就害怕。
那个时候根本不懂苍耳子是一味中药材,只知道是玩闹的物品,长大后学了中药才懂得苍耳子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你知道苍耳子的作用吗?
苍耳子以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入药,它的果子成熟期是在6-8月,他还有许多的别称,《贵州民间方药集》叫牛虱子,有些地方也叫老苍耳或者菜耳,是因为它的原植物叶形如巢麻,有菜耳之称。它的表面含有许多的小刺,故临床上需要炮制,除去杂质炒制微黄,碾去刺就可以入药了。所以我们在路边摘苍耳子的时候需要带特殊的手套,以免扎到手。苍耳的茎叶也是可以入药的,临床上又叫苍耳草。
苍耳子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可以治疗风寒头痛。解表药又分为风寒解表药和风热解表药,苍耳子属于温性的,又入肺经,对风寒感冒有很好的疗效。我们外感寒邪的时候,一般就会出现怕冷发热头痛,又或者鼻塞流鼻涕的症状。《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头寒痛”,但是苍耳子发汗的能力不如麻黄、桂枝等药物强,在临床上常配伍防风、白芷使用。
苍耳子还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可用于鼻渊。鼻渊是中医上的说法,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在临床上主要针对于西医的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情况。鼻窦与耳、眼、脑都比较接近,如果严重的话这三个器官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在《本草正义》说到:“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疏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干燥烈”“上达颠顶,疏通脑卢之风寒”。苍耳子能宣通鼻窍,对于鼻渊兼具外感风寒有很好的疗效,《苍耳子散》就是代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