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圆场步意义?
在中国古典舞中,圆场步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标志性符号。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课堂训练到舞台呈现的角度,圆场步在中国古典舞中都具有特殊的表现价值。圆场步作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主干步伐之一,其运动规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色。
中国古典舞身韵圆场意义?
“圆”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和戏曲身段动作的主要形式特征,这其中不仅是两者中“形”上所能目见之圆,亦包括“线”上所造成的圆线轨迹,中国古典舞身韵有“三圆”之说,其包括:“立圆”、“平圆”及“八字圆”,戏曲身段则有:“大圆套小圆,线圆落形圆,动静要求圆,势势都要圆”。
两者之间的“圆”拥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相应的存在一些差异,并不能说是完全相同,要区别两者在“圆”的认知与欣赏中是完全相同的误区,从而更准确的认识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
中国古典舞圆形韵律的文化特征?
纵观整个民族中各个领域的文化观念,其中都存在关于“圆”的思维模式和“圆”的审美观念。中国人将含蓄、内敛的民族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在古典舞身法中“圆”的审美方面,如回旋圆融的运动痕迹、饱满生动的舞蹈形态、圆满丰富的作品形象。中国古典舞从起源的那天算起,都在和“圆”打交道,各种形式的走圆,结合各种大小的走圆,形成变幻莫測、行云流水的舞姿,让中国古典舞独具特色地屹立于民族之林。
(一)古典舞中“圆”的外形美
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圆”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姿势上,基本包括造型、手法、神态、身法等。古典舞动作中不管是山膀按掌、顺风旗还是提襟、托盘,都要求舞者圆润地展现曲线美,就舞者上体运作来说,不仅双臂需要略显弯曲,指尖也要呈现“兰花指”“剑指”等造型的圆曲,这些曲线可以增强舞蹈表演者的身体流线以形成曲线美,也可以增加整个舞蹈作品的柔美。
汉唐舞与敦煌舞是古典舞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下面将从这两个舞种入手,解析古典舞身法中“圆”的姿势产生的美感。
汉唐舞是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起源非常久远。在这个时期的一些石像绘画作品中,舞蹈界的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和学习其舞姿、形象,逐渐才有了今天古典舞韵律十足的汉唐舞。汉唐舞其重点也在于腰部的舞动,以腰为身体的重心点,百转千回,生动灵活地旋转,最后再以圆曲的造型定格结尾。所有舞蹈动作,都在婉转的身法体态中完成,充分表现汉唐时期舞者的娇柔美,也蕴含了“圆曲”的舞蹈韵味。
相较于汉唐舞,由敦煌壁画中的舞者舞姿演化而来的敦煌舞。壁画中最美又最经典的舞姿当属“反手琵琶”,画中人上身前倾,将左手放在背后,反手握住身后的琵琶作弹,在“反手琵琶”中,舞者将身体形成的圆曲,与舞者造型中的圆曲、乐器与舞者身体组成的圆曲,组成了三个大小不同“S”形,这种曲线既展示了人物高超的器乐表演水平,又极具特色地展现了古典舞中圆的外形美
荷花舞对比爱莲说相同点不同点?
荷花舞和爱莲说都是很经典的古典舞剧目,女子舞蹈。几乎每一届北舞古典舞的学生都会学习。荷花舞是北舞第一届校长戴爱莲先生带头创作的,属于群舞,分为白莲和粉莲,象征着党和一心拥护党的广大人民。全场以古典舞的圆场步、花邦步为行进,配合上肢的舞姿。爱莲说是典型的女子独舞,运用了各种肢体的组合,和古典舞技巧,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