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芭蕾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期开始在法国发展并日臻完美,十九世纪末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芭蕾用音乐、舞蹈手法表现戏剧情节,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女舞者表演时以足尖点地,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世界公认的顶级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莫斯科年夜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及丹麦的***芭蕾舞团。
芭蕾的发展
芭蕾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是《王后的喜剧芭蕾》(1581年),这场芭蕾舞的乐谱迄今仍保留。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十六世纪,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编导——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单纯地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几乎不考虑内容情节。
十八世纪后期,芭蕾***诺韦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是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这一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芭蕾最终与歌剧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十九世纪,法国巴黎进入了浪漫芭蕾的黄金时期,推出了《仙女》(1832)、《吉赛尔》(1841)等传世之作。随后俄罗斯进入了古典芭蕾的鼎盛时期,留下了《胡桃夹子》(1892)、《天鹅湖》(1895)等经典剧目。
规范交谊舞的来历?
在198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舞蹈事业也随着蓬勃发展,对于来源于外国的交谊舞,在我国也是空前的兴盛,那时流行的是大众交谊舞。来历: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交谊舞进行了规范。 规范交谊舞是在大众交谊舞基础上的一次升华与创新,是著名舞蹈人杨艺、姚湘萍、王安实、王建军、周姝消秦建华、闫岭、彭伟、等联手奉献,又一次对交谊舞的地域风情、人文文化。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加工与提炼同时也为群众性的交谊舞加入了大量的艺术元素及竞技规范。规范交谊舞包括北京平四、华尔兹、探戈、伦巴、布鲁斯舞、吉特巴、北京恰恰恰、湖南快四、及维也纳华尔兹,共九舞种。交谊舞,交谊舞是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的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ballroom dancing),舞会舞(party dancing),社交舞(social dancing)。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自16、17 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又称它为“国际舞”。交谊舞早在二四(1924年)年的时候,便传入了中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中国还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后,进入八十年代,交谊舞又重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与世界国标舞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交谊舞,由于受到宫廷舞的影响,其风格为: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风度,因而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