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的名将有哪些?
在廊坊的名将中,今天介绍5位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他们永远是廊坊人民的骄傲。
孙毅:开国中将
孙毅(1904——2003),河北廊坊大城县人,毕业于河南陆军军官学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粤赣军区第22师参谋长,***教导师参谋长,政治保卫团参谋长,红3军团教导大队大队长,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过赣州战役,第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晋察冀边区1944年攻势作战。***时期,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胜芳保卫战,为解放北平开辟南部战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永源(1913——1998),河北廊坊文安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1军团第1师2团营长,红29军255团政委等职,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2团营长,警备4团团长等职。***时期,曾任松江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第4野战军44军131师师长等职。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海南岛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郭卓辛(1912——1984),河北廊坊安次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5军团第13军第38师政治部秘书,红30军第89师第267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等职。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期,曾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营政治教导员,山东军区独立第1旅政治部主任等职。***时期,曾任鲁中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徐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静(1918——2001),原名李景澧,河北廊坊文安县人。抗战时期,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独立2团营政治教导员,第9军分区24团政治处主任,36区队政治委员等职。***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6旅政治部主任,第67军200师副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67军副军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文击,1918年生,河北廊坊霸县人,原名刘树堂。抗战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直属独立炮兵营政委,延安炮兵学校大队政委等职。***时期,曾任东北军区炮兵纵队第2团团长,东北军区炮兵第1指挥所参谋长,东北炮兵司令部炮兵1师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炮兵司令部炮兵1师师长,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副参谋长,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等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64年晋升为炮兵少将,是健在的开国将军之一。
廊坊市地处京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尤其是出现了一大批革命先烈。
一、孙毅,1904年出生于河北廊坊大城,1931年参加了赵博生、董振堂等人领导的宁都起义,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后担任红5军团14军谍报科长,41师、 38师参谋长,和一方面军参加长征,西安事变之后,孙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时期,历任冀中军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孙将军有武将之威,又有儒将之雅。朱老总称他是孙行者。孙老一生淡泊名利,经常以竹和莲自喻,学习竹子挺拔自直、虚心有节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二、申健,大城人,1938年加入中国***。194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与熊向晖、***经并称龙潭后三杰。1947年赴美国西保大学学习,1949年回国。历任驻印度大使馆参赞、外交部美澳司司长兼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对外友协常务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首任驻古巴大使 ,***中央对外联络部副秘书长、副部长,中国古巴友好协会会长,驻印度大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外交学院教授。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因病逝世。
三、魏大光,出生在河北霸县的一户农民家庭。1935年到天津当搬运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3月28日以魏大光为首组织的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二十七支队宣布正式成立。随后,联军在冀中平原一带向日寇展开了反侵略武装斗争。日军曾派来两名特务企图拉拢腐蚀官兵,刺探军情,被魏大光查明后处决。由于魏大光机智勇敢、带兵有方,1938年底在河北肃宁被贺龙提拔为旅长。1939年7月,魏大光奉上级指示,回大清河一带收编地方武装,中途与日军遭遇,在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四、陈然,原名陈崇德,河北省香河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曾任***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并负责《挺进报》的秘密印刷工作。1948年4月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1949年10月28日在重庆大坪刑场壮烈牺牲,年仅26岁。
孙毅(1904—2003),大城县人,1955年中将,曾任河北军区司令员。
郭卓辛(1912—1984),广阳区人,1955年少将,曾任安徽省军区副政委。
刘永源(1913—1998),文安县人,1955年少将,曾任***副司令员。
李静(1918—2011),文安县人,1961年少将,曾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
文击(1918——),霸县人,1964年少将,曾任炮兵部队副司令员。
黄诚(1914—1942),永清县人,抗日英烈,曾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
张少舫(1901—1943),大城县人,著名抗日英烈,曾任国民革命军第51军第113师参谋长。
魏大光(1911—1939),霸县人,著名抗日英烈,曾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
廊坊人杰地灵 历史上人才辈出。
远的就不说了 仅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就有,张绍曾(北洋***总理),张学良(小六子),韩复矩(山东省***)。
建国后担任过军队军以上级别的有,孙毅,荣高棠,张百发(曾任北京***)。
近代就是孙毅中将。孙毅(1904-2003),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曾用名孙俊明,毕业于河南陆军军官学校。2003年7月4日13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历史上有哪些未解之谜,让人事后想想是最为匪夷所思的?
王石坚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之初,因叛徒出卖,于1933年5月被***逮捕,经受住酷刑,表现英勇。
抗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包括王石坚在内的在押***政治犯悉数释放。
1941年夏,王石坚被委以重任,由延安中央社会部派往西安从事情报工作,重点经营以"龙潭后三杰"熊向晖、申健、***经为主针对胡宗南部的情报线,同时在1941至1947年间,他还建起了以西安为中心,连结北平、保定、沈阳、兰州等地的高层次情报网络,为延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尤其在胡宗南部闪击延安时。
1947年9月,王石坚情报系统中的北平秘密电台被军统破获,报务员叛变,很快牵连到王石坚,随即他第二次被捕,这次没经受住考验,写了自白书,随后他妻儿被释放。结果由于他的叛变,导致他这条情报网上的160多人被捕{其中有***员,也有被策反的***中、高级军官},并使五人壮烈捐躯,就是著名的"雨花台五烈士"谢士炎、丁行之、朱建国、赵连璋和石淳。
1949年王石坚抛妻别子随***逃往台湾,并在特务机关任少将,后病亡。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石坚叛变后,他原来最具价值的三个直接下线即"龙潭后三杰"一个也未暴露;他的妻儿也被***妥善安置。
熊向晖2000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央调查部和党中央从未给王石坚定性。至于为何不给他定性,我不做解释。"
看来谍报行当水深得很,普通人是弄不懂。
说到哪些未解之谜,让人事后想想最为匪夷所思,我觉得抗日战争时期,万家岭大战当中,日本诡异的表现是至今我们都想不通的。
也就是说这件事,是让人事后想想最为匪夷所思的。
我们都知道万家岭大战的时候,日本的106师团被薛岳带领的军队给围住了,而且中国军队在国恨家仇面前,对日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日军被打的十分狼狈,真可谓是损伤惨重,可是,就在薛岳想要进一步对日军进行围歼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这时候之间天空之上,飞来了几架日军的飞机,这些飞机大概投下来了三百名士兵。
对于日本的这种行为,中国军队都是十分的不可理解的。
毕竟这些人对于战争的胜负,是起不了作用的。更何况,从飞机投下来的日本士兵,并没有全部落到日本人所在的战场上。
事实上大部分他们都是被我军给歼灭了,有的落到我军地盘上的,也被我军俘虏或者击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