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花飞赏析?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三首》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完善
《落花飞》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春天落樱飞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把落花比喻成“迸入霜林杳如丝”,形象地表现了落花的美丽和轻盈。
诗歌中也反映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万物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首诗借落花飞舞之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感和对繁华逝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落花唐严恽赏析?
《落花》
唐代: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这两句写得很伤感,明明春色美景很迷人,可是却又不知道要往何处而去?只有一个人在花前饮酒,让人着实是伤感。春天的景色很美,处处繁花似锦,可是对于诗人而言,却又是很孤独,不知道应该如何排解,唯有一杯接一杯地饮酒,这样的一种描写,立马让这首诗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之感。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结尾,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进一步地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从而让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那种孤独之感也是呼之欲出,“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看到眼前的花儿,于是坐下来,整日询问花儿到底是为谁而开,可是花儿并不会说话,不知道为谁凋谢为谁而开,只是到了季节,花儿就会绽放,然后又是迅速凋谢。
白居易落花全诗赏析?
诗人以无限的感慨抒写了用生命打扮春天的花朵,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所得只是飘落凋残、沾人衣裙的凄凉结局。
两句诗语意双关、凄惋悲伤,也映照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的情感哀怨动人,可见出诗人的大家手笔。
明唐寅行书落花诗卷的书法赏析?
唐寅的作品,因其秀丽俊俏,流转自如,特别容易被拿来与赵孟頫相类比。其实,唐书清峻潇洒的隐士气与赵书流光溢彩的富贵气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唐寅书法柔中带刚、娟秀中见劲峭的特点在苏博藏本和普林斯顿藏本中相对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两个藏本面目清秀,书风十分接近,且都是行偏于楷的风貌。字的结体都比较工整,大多是每字独立,很少有连笔牵丝。用笔圆润清雅,点画比较到位。如“一”、 “十”等字,逆锋落笔,回锋收笔,交待得清清楚楚,显示了极好的楷书功底。节奏相当轻松,粗细长短的搭配也极其自然,不显一丝做作的痕迹。单人偏旁的斜撇一笔,果敢快捷,有明显李北海的笔意,骨力清遒。章法安排也一随自然,每律诗占八行的空间,各行宇数并不一致,但中垂线笔直,形式感很强。
而辽博藏本与中国美术馆藏本的落花诗卷,其书风是行偏于草的体貌。用笔、结字和章法都与前两个藏本不同。如辽博藏本的首句“断送”的“送”字,已作了简化,是草体的结法了。用笔上,多露锋侧锋,横画的起笔大多微尖,这样带来了书写的更大自由。辽博藏本和中国美术琯藏本中都有大量的连笔牵丝.书写畅达流转,一片神机流走。如辽博藏本“簇簇双攒出茧眉”一首的末句,几乎是一笔书,七字一气呵成,笔势顺流而下。中国美术馆藏本此句的处理也是这样。这可以说明辽博藏本确系唐寅晚年的作品。此外,辽博藏本中还出现了非常夸张的笔触。如“重到”的“到”字,末笔竖画形态夸张。抒情味极强。“玄”字的末笔,本来可以处理成一点,而唐寅偏偏写成形貌夸张的一竖,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这样的纯熟技巧到了其临终前一年所书的中国美术馆藏本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卷的字迹笔画略肥,结体梢扁。与两个早年藏本的疏朗清秀相比,添了几分苍老遒劲。由于书写的快速,出现跳脱和漏宇,随意补在行旁,表明书写过程中完全是情感在驱笔行走奔飞。笔势的流转因此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给人一种雄浑而舒展的气势。其中收录十首漫兴诗,内容较落花诗更为沧桑。尤其是最后一首,“交游零落绨袍冷,风雪飘飖瓦罐冰”,浸透着凄凉,也写得沉郁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