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上春晚意味着什么?
一,春晚播放朱鹮展翅飞翔的片段展现我国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朱鹮是世界特别濒危保护鸟类,原先数量极少,是古老的一个鸟类品种,原先只有我过有过发现。国家为了保护这一珍惜鸟类,在陕西省安康等地建立了国家级朱鹮保护基地,通过鸟类专家和当地群众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朱鹮种群有了较大增长,特别是当地群众为了给冬季朱鹮提供栖息地,几十年如一日的主动将收割完毕的稻田里饲养田螺,青蛙等朱鹮爱吃的食物,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冬季野生朱鹮的事物,为朱鹮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舍小家顾精神正是国家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的效果。鸟类专家几十年默默无闻在山沟里开展朱鹮保护,通过人工孵化朱鹮,确保了朱鹮数量增多。
二,朱鹮上春晚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朱鹮是一种对环境比较苛刻的鸟类,需要远离人类侵袭,大片森林给其提供栖息地,湿地河流稻田给其提供充足食物,而且还不能距离森林太远,我国陕西省安康地区是最早发现有朱鹮的地区,也是最适宜朱鹮繁衍生息的地方。曾经在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中介绍朱鹮保护基地的环境,森林植被与群众居住地交相错落,当地主要种植水稻,农民为了保护朱鹮,在稻田里放养田螺和青蛙,基本上不打农药,尤其是冬季稻田给朱鹮提供了越冬食物。朱鹮也不害怕当地农民,彼此之间好像朋友一样和谐共生。
三,通过保护朱鹮向全世界表达我国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决心。朱鹮从几十只慢慢发展到一千多只,显示了国家治理生态保护的决心,鸟类专家专业队伍的辛勤工作,当地农民高尚的保护鸟类的思想觉悟。既然连朱鹮这种保护难度极大的鸟类都可以繁衍生息了,那么其他各种动植物保护又有何难?通过朱鹮保护,展现了我国是个负责人大国的姿态,也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月11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迎春晚会下,一个时长5分多钟的以国际珍稀保护鸟朱鹮为题材的舞剧《朱鹮》闪亮全场,美丽的珍禽翩翩起舞,将幸福吉祥带给了全国人民。在呈现朱鹮纯美、典雅的背后,彰显的是人与自然平等共处的环保理念。
朱鹮霸屏了,您知道多少关于朱鹮的事情呢?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体羽白色,体型中等,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呈鲜红色。在朱鹮的繁殖期,它们会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因而这些地方的羽毛就会变成灰黑色。
朱鹮过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在日本,朱鹮被称为“日本的日本”,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国鸟。
但是,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朱鹮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只在中国陕西省洋县境内发现了唯一的7只野生种群。
朱鹮在鸟类中不如孔雀靓丽,羽毛总体呈白色,又在一年四季不断变换色彩,到了秋季则是白里透红,非常靓丽。寿命长达17年。朱鹮并非具有宝石的价值,而是环境达标的象征。在19世纪以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苏联、中国、日本和朝鲜各地,和其它候鸟一样自由生存。是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朱鹮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只在中国陕西省洋县境内发现了唯一的7只野生种群。故被称为 “东方宝石”,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濒危物种名录,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候鸟变留鸟是环境保护的结果。朱鹮栖息地就在我的家乡,陕西汉中的洋县境内。当年发现7只野生朱鹮后,洋县老百姓就自觉地进行保护,凡朱鹮栖息地禁止喷洒农药和秸秆燃烧,养殖鳝鱼、泥鳅供朱鹮食用。汉中市人民***专门规划了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朱鹮及其栖息地。总面积37549公顷。经过多年持续保护,不仅野生的朱鹮的到自由繁殖,人工繁殖也有了显著提高。截止2020年,曾经濒临灭绝的“东方宝石”朱鹮数量超过4000多只。朱鹮从秦岭腹心飞向了黄土高原,从陕西洋县飞向了世界各地,成为全球鸟类保护的成功典范。
今年春晚上《朱鹮》,意味着中国走环保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就以洋县为例,洋县人民为保护朱鹮生存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如今也得到了回报,洋县被国家认定为农产品有机种植基地,大米系列的黑米等五彩米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信赖,就连洋县槐树关的红薯也成为品牌,销往全国各地。试想全国各县都能注重环保,都建成农产品生产有机基地,就能满足当今消费者的需求,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指日可待。
今年春晚上《朱鹮》,意味着“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国内,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对生存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肉类、水果蔬菜不仅要保证量,更要求保证质。这些保证都是基于青山绿水的滋养才能得到。在国际,进一步彰显了大国担当,有些国家退出《巴黎协定》,耍无赖,中国则维护《巴黎协定》坚定不移。
总之,春晚上《朱鹮》不仅仅是***节目,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彰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