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很久以前,大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一个名叫三七的小伙子和奶奶相依为命,靠种菜、打柴为生。每日里,三七把菜和柴挑到集市上卖钱,换回些日用品,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能得温饱。
话说有一日,三七去山里砍柴,走到一棵大树下,看到上面有有个很粗的枯枝,心下欢喜,三下两下爬了上去,脚下踩牢后,便用斧子砍起来,眼看就要砍断,抬手擦汗之际,脚下一滑就摔了下来,落地之时腿撞在了一块凸起的石头上,腿被撞了个大口子,血瞬间把裤子浸湿一片,钻心的疼,三七赶紧从包中拿出干净布条裹上伤口,打算歇息一会儿回家,正在这时,听到对面草丛中悉悉索索的声音,定睛看过去,一只土***的兔子,瘸着一条腿啃食一片翠绿的草,奇怪的是它又把草吐在了自己的瘸腿上,过了一会儿,兔子慢慢离开了。三七很纳闷,是草能治伤吗,于是一瘸一拐地走过去,拔起一棵放在嘴里嚼烂敷在伤口上,顿觉疼痛减轻,于是拔了一抱回家,连敷数日痊愈。
后来,村里有人受伤,三七便教他们用此草治疗,村民们都觉得疗效甚好。村民们很是感激三七,于是便给此草取名三七。
中国著名的古代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中药药性由来的典范。到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师祖”“医圣”的岐伯,以及黄帝和他问答所著的《黄帝内经》,都是经过历代无数医者,或药性实践者潜心研究,反复亲自品尝、亲身体验,逐一分析每味中药的药性与药用价值而得来,才具备了今天华夏中医药如此辉煌的成就。
我只说一下我多年学习中医的一个感觉:人可以修炼到很高的层次和境界,现在的社会和科学束缚了我们的思想,人到达一定境界之后会拥有沟通万物的能力,会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会认识到更高层次的经络腧穴,普通人没有谁能够在没有学习经络腧穴之前,透彻的了解经络,并给经络腧穴命名。中药也是一样,达到那个层次后已经透彻的了解了所有药物性味归经,然后才敢尝百草,绝对不会是对药物一无所知就敢随意尝试。我们对古圣先贤了解的太少太浅显了,很多东西都高明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现在仅仅是一些浅显的知识更多一点而已,坐井观天,就敢妄论古圣先贤,太可笑了。一点浅见,贻笑大方。
一是用口尝。
传说神农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曾多次晕倒,最后因尝某个药草而离世。
据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曾以身试药。甚至为了解曼陀罗的药性,他不惧风险,多次调整用量,终于获得了曼陀罗的用药经验。
二是用眼看。
1据说古代一农夫,发现一只受伤的野兔躲在黄豆地里,活动受限。它吃光了周围的黄豆叶子,就吃起黄豆上缠绕的黄丝丝来。一段时间后,兔子竟然恢复了健康,蹦蹦跳跳跑了。人们由此发现了“菟丝子”这味中药。由此发现了“菟丝子”这味中药。
2古时一位何老汉,打柴时发现一种植物的藤蔓,总是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他感觉好奇,就割下这些藤蔓,并挖了根部。后来发现,这种植物的根,可以乌发。“何首乌”的名字由此而来。
3一位放羊老汉,看到羊吃了一种叶子后,无论公羊母羊,都显得精力旺盛,繁殖欲望明显增强。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叶子叫做“淫羊藿”。
谢邀。
我认为每一种草的药性,虽然途经很多医学大家的编撰尝试,但是其源头,还是在百姓。我们都知道,在早期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寻找可食用的东西,于是有了稻谷、水果等等,草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比如,三国时期,黄痨病人食用一种叫做茵陈的绿油油的草时,病情竟然好了。于是,这种类似于偏方或者诀窍的方子,被人们口口相传,最终传到了华佗的耳朵里。为了摸清这种草的药性,他分别用根茎叶尝试,最终发现三月的茵陈嫩芽可以医治黄痨病,因此,慢慢流传下来。
每一种草药,都是类似的传承过程。起初,被人们无心尝试,发现了它的某些特性,口耳相传,最终由医者将他们实验,确认,随着朝代的更迭,人们对药性的把握越来越准确,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草药大全。
并且,医学发展永无止境,医学精神永远传承。虽然不要求现在的医者有神农氏尝百草的精神,但是也应该有足够的敬业,尽可能通过实验,减少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