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月下待杜鹃不来赏析?
此诗是一首美丽的爱情诗,亦是一首多情的伤春曲,描绘了在春夜月下,在桥边,诗人待情人而不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当时的一番愁绪。全诗共四节,格律对称,珠润玉圆,朗朗上口,且多有叠字,节奏优美,同时以鹃鸟这一意象串连诗中的悲剧情结,亦增强了诗境的忧郁氛围。
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吗?具体如何?
捣就是个动词,如捣蒜,捣米,捣衣等。都是用棍子(木棒)的一端去撞击。捣衣就是木棒捶打衣服。
我小时候就干过这种活,其操作程序就是反复击捣,拧干,再下水洗摆,再捶击、拧干,再在水中搓洗,反复多次后,就拧干装进木桶里提回去晒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就是用特制的木棒捶打衣服。这种捣衣棒是椭扁形的,捣衣时不会把衣服捣坏。过去没有冼衣粉,冼衣服是件麻烦事,有些衣服汗渍很重,还有些衣服又多有油渍,洗衣时用茶油枯饼,有的用山茶籽壳烧灰,有的用稻草烧灰,用这些灰和将冼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冼涤时灰尘沾在衣布上,用捣衣棒捶打,然后在清洁的河水中漂洗,衣服就洗得干净。
古时候人们生存不易,白天沒有时间来冼衣服,只有趁着月亮升上来时才到河边来冼衣服。所以才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壮观场面。
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的“捣衣”,不是指用木棍敲打来洗衣服。当然,用木棍敲打来洗衣服也可以说是“捣衣”,但与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的“捣衣”,其性质和含义是完全不相同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的这首《子夜吴歌》可谓千古绝唱,世代流传。“捣衣”是古代诗词歌赋中常常用到的一个意象,往往代表着闺怨、思归和寄远。
何为捣衣?这里的“衣”所指不仅是衣服,也包括衣料,即棉、麻、葛、丝织之属,也就是说,捣衣是古代制衣流程里面的一道工序。至于其具体的捣法,明代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里记录得很明白:“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所谓捣衣、捣练、捣素,其实都是一回事。
唐代画家张萱所绘的《捣练图》,可以为我们直观地展现当时捣衣的场景:两个女子面对面站立,双手各执一根很长的细腰木杵,敲击石砧上所盛的衣料,另有两名女子倚杵而憩。画面中其余的仕女,有的在合作熨衣,有的在埋首缝制,有的在专注端详。可见,捣衣是专属于古代女性的一种劳动,和织布、下厨、女红这些行为并无本质差异。
所谓捣衣,是为赶制寒衣即过冬的衣装。古时男子总因兵役、徭役,或者求取功名而远离家乡,要么戍边塞外,要么浪迹天涯,守家的女人在季节变换的时令,便需预先准备“授衣”给漂泊的儿子或夫君。《诗经·豳风·七月》的诗句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说法。
捣衣的工具,一是杵,一是砧。由诸多诗词中我们可以得知,捣衣都是在深秋至初冬的夜晚进行。如张耒《风流子》“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曹毗《夜听捣衣》“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白居易的《江楼闻砧》“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以及贺铸的《捣练子》“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