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朝应该算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我们要称为汉族而不是秦族呢?
一开始没有汉族这个称呼,只有诸夏和夷之称,最中央的称华夏,周围的称北狄南蛮西戎东夷。这样组成整个天下。像秦国因为长期与西戎在夹杂在一起,曾经一度时期被中原诸侯国认为是西戎,让秦国郁闷非常。
楚国一开始也被当作南蛮,楚王熊渠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楚国讨伐随国时,随国说我没有过失,你为什么要讨伐我,楚国说: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随国能支持楚国进入主流诸侯国行列。
从秦楚两国的变化可以看得出华夏与四方夷狄的分别主要还是在文化认同上。
所以孔子同样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对华夏的文化是绝对捍卫的,他对管子的评价不高,说管仲不俭不守礼,但对管子捍卫华夏文化的功劳作出高度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所以华夏族不是以血统血脉为标准,而是以文化认同为标准。只要你认同华夏文化,守华夏文化的礼,你就是华夏。相反你虽生活在华夏,但不过华夏之礼,那和夷狄没有什么区别。
秦朝时个很悲剧的王朝,我们本来有可能被称为秦族的,但是阴差阳错,我们被称之为了***或者汉族。
其实在秦之前,商周也很强大,但是那个时候人类在各个大洲都相安无事的发展,交流的机会不多,所以没有被称为周族,或者商族。
而到了秦朝统一全国以后,各个民族也都发展起来交流也很多,比如周边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接触就是如此。
本来秦朝是个很伟大的王朝,秦始皇奋六世之余,才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不让国家再陷入分裂,秦始皇不在称大王,而叫自己皇帝,同时他不在实行分封,而是用了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这都让中国土地上的老百姓更加凝聚和有认同感。
秦朝很悲剧,二世而亡,秦朝的名声还没传播出去,就灭亡了,被刘邦建立的汉朝所取代,汉朝就不一样了,汉朝有东汉和西汉,延续了大概400多年,这让汉朝的名声能够更好的宣传出去,而且西汉还有张骞通西域,建立了丝绸之路,让西域和欧洲国家有机会了解到中国,而当时的称号就是汉。所以习惯性的被称为汉。
而且在汉朝,还发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让伙更加有自豪感,而且汉朝是第一个存在时间长的统一国家,汉朝打的匈奴等少数民族满地找牙,***的名声也随着匈奴人传到了欧洲。
所以在现在定民族的时候,我们定成了汉族,而不是秦族,其实是秦朝种地,让刘邦摘了果子,这也是时也命也。
秦国祚太短才15年,还没在人们心中有强烈的归属感,秦之后的是西汉,长达200年,而且明君辈出,几乎是所有朝代里明君最多的。老百姓认可这个***,所以就是汉族了。。。。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这个问题要从秦汉两方面说道说道
先从从秦国说起。经历了先祖们的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始皇帝终于不负众望气吞六国,统一华夏!然而身为亡国奴的六国民众对秦又惧又恨,再加上六国曾经的贵族们都在忍辱负重伺机揭杆。
在始皇帝的铁腕强权和大秦朝铁律严法下,所有六国贵族和普通子民只能严纪守法,不敢造次。直到始皇驾崩、李斯犯浑、赵高作乱,各地揭竿而起,大秦朝终于轰然倒塌。
华夏族群为何没有被称为秦族,原因显而易见,统一初期,为当时各地人民还以赵人、楚人等自居,生活在秦人的阴影中,自然没有认同感。
再来说说汉朝
项羽随为楚国贵族,但纯粹的愣头青(不知为何圈粉如此众多),刘邦的大半江山都拜他所赐,幸亏历史淘汰了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虽出身卑贱,但绝对是个明白人。创立大汉朝后,他在百姓面前黑秦朝、喷始皇,实际上所有秦朝原创精髓他全部拿来主义。
高祖皇帝励精图治数载,国力有所恢复,但是距离秦朝还相差甚远,此时高祖皇帝开始膨胀,面对匈奴多年的骚扰开始亮肌肉,结果被打的举国哀嚎,此时***士气跌至谷底,毫无民族自信可言。
经历了大汉文景之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空前,此时迫切需要一个能代领大汉子民一雪前耻,建立民族自信心的真龙天子,汉武大帝刘彻横空出世,他才是真正的秦二世,也许始皇帝转世于他。武帝带领***将华夏族群最顽皮的近亲(匈奴)打的一路向西,在华夏大地再无顽劣之性,多年后匈奴被鬼佬的上帝选中,号称上帝之鞭***地惩罚了欧洲列强。
此时大汉帝国举全国之力消灭匈奴,一雪前耻,民族自豪感自然爆棚,华夏族群终于傲视天下,“汉族”,华夏大地上一个智慧与开拓并存的伟大族群从此开始开始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