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说普通话只用到1319个读音,汉字能缩减到1319个吗?
读音只有四种。汉字大约有十二万。
楼主说的可能是平时所用的常用汉字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想说:存在就是需要,存在就是必然。从古汉语到现代文,再到如今的百花齐放,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光芒四射的瑰宝!
所以本人以为:说常用字一千多可,但不准确。《荷塘月色》实际用字不足一千。关键看什么题材丶用于什么环境?这是需求。
怎么用是技巧,如何用是智慧。不是以字多字少来决定。
将汉字缩减到1319个,也就是说一个音只对应一个汉字。不是说理论上绝对不可以。像原来使用汉字的朝鲜、韩国、越南等,废除了汉字,或另起炉灶或完全拉丁化,也过得去。但是他们的语言本来就跟我们的不同,他们原来仅仅是借用我们的汉字,改为另外的拼音文字可能影响不太大。如果我们也***用拉丁字母或者一音一个汉字,根据我们汉语的特点,就会带来很多麻烦。我们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可以很多字是同一个音。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思,互相都不能代替。举例来说,就单说姓氏。同音的姓氏很多。达到或者超过20个的同音姓,如:bi(毕、必、碧、比、闭......)、fu(傅、福、浮、富、伏......)、gui(贵、桂、圭、诡、规......)、hu(呼、胡、狐、户、扈......)、ji(季、姬、纪、吉、冀......)、li(李、理、力、历、利......)等等,就约有十好几个。如果一个音只有一个汉字,这些姓怎么表达?类似的情况非常多。如果一个音一个汉字,至少我们的姓名规则要大变,绝对不能一个名字只有三个音甚至两个音了,而也要跟外国人一样,由一大串甚至两三串音组成,像:符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样,我们的许多词都要多音化,一字一义的语言传统要大变 ,像律诗、对联等文化传统都该消亡了。
最后,提一下那句有名的联语:
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进西湖里,惜乎锡壶。
如果其中的西湖、锡壶、惜乎,都是相同的两个字,谁知道这句话啥意思?汉语的艺术性、趣味、幽默、简洁等等,还能保留吗?
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可以!
因为中文是表意文字。五千多年前,中国古人———上观日月星辰,下察山河草木,内视风土人情……用木棍作笔,以大地作纸,画其形,明其义,于是汉字诞生……
而洋文字多是“表音文字”(与汉字有历史渊源的国家除外),字母组字,以音组单词,按语法规则组句———
汉字在发展中,以象形文字为基础,又创造了形声字、会意字、***借字等,极大地丰富了汉字的内容。汉字有时候“极简”,一字一句。如“相声”中说河南老家话:夜,闻人动。急问“谁?”“我!”“咋?”“尿!”……你说,汉语简练否?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魅力,不能为了学习省劲儿,就故意“缩减汉字”,因为,词语丰富,才能表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例如,同义词的妙用,以“看”为例:向上看“仰望”,向下看“俯视”,周围看“环视”,崇敬地看“瞻仰”,领导来看“视察”,科学家去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