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如果在新婚之夜没有落红的话,会有什么下场?
简单来说,看时代。
所谓落红,即是处子血,指女性在初次性行为中,因处女膜破裂而引起的流血现象,跟其他跟性有关的一切一样,被加上了隐晦的称呼。
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处女膜可以因运动等原因提前脱落,初次性行为也可能不脱落。但古代对科学缺乏广泛而系统的认知,这种方法反而成了验证女子贞洁的重要手段。
尽管如此,在不同朝代,人们对于女子贞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新婚未落红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上古时期压根没有贞洁这种要求,当时人类族群的第一要义是生存,第二就是繁衍,甚至完善的家庭制度都可能很晚才出现。
随着时代发展,男性逐渐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母权制随之解体,女性地位由此一落千丈,逐步受到了男权社会思想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制。
男权社会的***关系就一个词:“男尊女卑”,其原理就是用理论的方式盖章证明男性比女性优越。
到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几种人际关系之间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女性均处于从属地位。他的学生韩非子进一步阐明这些准则,还将之纳入政治范畴。
与此同时,对于女性贞洁的要求也在提高。
贞洁本身就是男尊女卑的产物,是建立在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之上的,因为男性一方的婚姻目的是传宗接代,且要求是血统纯正的男性后代,被视作生育机器的女性就必须保证这种结果,换句话说,只与丈夫一人发生性行为。
古代对女子新婚之夜落红重视到荒谬的地步。在清朝《闹新居》曾这样描述:“郎爱***掉臂奴幼年,忍痛怕羞随他来颠倒。弄出一点红,滴在白绫标,不怕羞丑拿到灯前照。”
为何半夜三更办完事,新郎就急匆匆的去验红呢?因为没落红就无法向亲朋好友交代。
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会配嫁妆,其中就有一样重要物品——白绫。这是给男方验红之用,有了落红点点,女方父母才算把女儿嫁出去了。
对于男方来说,新婚之夜后,新郎需要拿落红点点的白绫给母亲交差。婆婆拿到白绫后,自然喜笑颜开,她再拿着白绫向亲朋好友炫耀,以此证明自己儿子娶了一个贞洁女子。这套流程走完,才算这场婚礼圆满完成。
要是新婚之夜没有落红怎么办?那新娘及其家人就惨了。首先新娘少不了一顿毒打,文明一点的男方会直接把新娘送回娘家。
粗鲁一点的就会闹得满城皆知。清朝时期,广东某地就有这样一个习俗:如果新婚之夜新娘没有落红,男方在送新娘回娘家时,会带着一只割了双耳的羊跟在新娘后面。
为啥这么做?有两个目的:首先羊的哀鸣会吸引路人围观,其次羊一路滴血到女方家里,以此来羞辱新娘及其家人。有很多女人忍受不了羞辱而选择***。
要是碰到豪强家族那结局更惨,为新娘惩罚不贞洁,多半是要“浸猪笼”。处罚的时候,男方还邀请双方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前来观看“浸猪笼”的过程。实在残忍。
现代人都知道,女人第一次不一定会落红。那古代人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如果新娘及其家人确实心里没鬼,就会请官府做主。
官家会出面调查取证,并录取女方亲朋、邻居的证词,如果大家对新娘的品行、为人,评价都很高的话,那一般会判定新娘没有失去贞操,而对于男方来说,有了官家的权威裁决,对外界也有个交代了,那小两口就可以继续一起过日子了。
“落红”,对于中国古代女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贞洁情节,也是嫁给丈夫的最重要的致命关卡。
“落红”的原意是“落花”,在中国古代,落花指的是童贞女子的处血,也就是从一个女人的洞房里流出来的血。这就是落红。
因为它像红花一样艳丽。这个术语已经发展到今天,也指处女膜破裂引起的出血,也是贞洁的代名词。
古人被贞操***所捆绑,认为新娘在新婚之夜如果没有落红就必然与他人有染,这是极为不耻的表现,也就是“***”,而在古代这样的女子下场很惨。
记得去年看过一个故事,清朝时期有一女子在农田里干活时不小心落了红,但她不敢告诉家人。等到成婚时,丈夫发现她未落红,怀疑她曾经跟别的男人有过不耻之事,于是就打她。古代人对女子身体的认识太少,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次就流血了,她把实情告诉她丈夫但没人相信她。
她丈夫认为取了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回来极为丢脸,每日除了打骂就是***虐待,而夫家人并不阻止,女方家人没脸管,没过半月时间夫家就提出休妻。而这样的事情官府是要插手的,最后判定女子在婚前有过于他人性行为,准许男方休妻。最后弄得女子夫家不要,自家人也觉得丢脸不让进门,女子最终心如死灰跳河自尽了。
这种情况在古代是经常的发生的,中国古人喜欢用自己的道德眼光去审判他人,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极为低下,对于新婚之夜没有落红的女子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在《右台仙馆笔记》中记载直隶永平府这样一个风气:
这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女子成婚之时,还要被检查是否是处女,如果是,夫家则欢欢喜喜大摆酒席;如果不是女方家就会唉声叹气,因为这时候夫家就有权决定是不是要“送还”女子,如果夫家留下这个女子,那么她一辈子在家就要低人一等。
清代之时,广东的新娘车后头要跟着一头羊,如果女子不是处女,那么这头羊会被割掉耳朵,让它一直流血哀嚎跟着女子回娘家,这样就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不贞,而周边的人会对这个女子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甚至还会破口大骂。娘家也引以为耻,拒之门外,通常女子受不了就***了。
但武大是个例,通常的丈夫就算再豁达,对于新娘初夜不落红,会一直耿耿于怀,而这女子一辈子都别想过好日子了。从此在家中抬不起头来,低身下气,忍受各种谩骂、侮辱甚至殴打,一生过得比奴才还不如。
古人的思想很“单纯”,不管你是做事、摔倒或别的原因导致处女膜破裂,他们都会直接盖上“不贞”的印章。而那些受到***的女子更是终身不可能会有人要,整个社会还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认为这样的女人是脏的。他们的眼神里面带着问候“还是***吧”、“你可以证明你的贞操吗?”
等到那些“不贞”的女子被整个社会舆论攻击到精神崩溃***的时候,这些人会叹息:
在古代最悲惨的莫过于女子,有儒家的三从四德束缚着女人的一言一行,事事没有人身自由。到了南宋,程朱理学盛行,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对女人的限制就更多更烦琐了。未出嫁的女子整天只能宅在家里,在自己的绣楼中,描花绣凤,大门不踩,二门不出,没有基本的人身自由,与软禁坐监差不了多少。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未出闺阁的女子,时刻要谨守自己的处女之身,保持自己的节操,一旦被定为没了处女之身,那该女子这一生基本上就走到尽头了。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也许朱和尚是和尚出身吧,了解内情,要求和尚要严守清规戒律,严禁女色,当然对女人也有了更加苛刻的规定。更何况老朱做事很残忍,动不动都是千刀万剐,剥皮萱草,让人听起来心惊肉跳,谁不害怕?他定的规距谁敢不从?对初婚女子也有了骇人的要求,凡是新婚之夜的女子,必须有落红,没有落红的女子,那下场可是悲惨了。
那么什么是落红呢?就是在新婚之夜,新郎将一块丝手帕铺在婚床上,然后便和新娘行周公之礼。女子在结婚前如果是处女之身,新婚之夜,男女交媾,处女膜就会破裂,自然就会流血,滴在手帕上,这便是落红。说白了,落红就是验证女子是否贞洁。有落红就说明该女子婚前一直是处女之身,没有落红就说明该女子婚前已不是处子之身。以此确定一个女子终身的幸福,古人是不是很傻,是不是太不把女人当人看了?一滴血就决定了一个女子的一生命运,把女人的生命不当成生命,万恶的封建社会,难怪鲁迅先生说封建礼教就两个字,那就是“吃人”。新婚之夜过后,第二天新郎验看有无落红,如果有落红,那诸事皆大欢喜,新郎也会把手帕拿给父母长辈看的,以此说明该女子保守贞洁,遵从妇德礼仪,是个能给家族带来好运的好媳妇,女人一生很关键的一关总算是躲过去了,***啊***!如果没有落红,那问题可就严重了。最好的结果就是该女子从此一生在夫家抬不起头,新郎家或不够富裕,或新郎喜欢该女子,不愿再娶,就将该女子留下,虽不受严惩,但从此一生被夫家下看,地位甚至连丫鬟仆人都不如,上至公婆,下至奴婢,都会下看她,一次所谓的无落红,一生再无出头之日,大部分女子不堪忍受如此耻辱,就会选择***以了结残生。次一些的结果就是被夫家拷问毒打。逼迫说出奸夫是谁,如果拷问不出或找不到奸夫的话,就会当场休妻,被夫家一直打出门,打到娘家,对娘家门进行污骂,娘家人也耻于出门对质,只能忍辱吞声。从此,该女也将成为被唾弃的对象,几乎无法再出嫁。而且家人也会蒙羞,严重一点的,甚至被夫家直接打死,惨不忍睹。有的即使不被夫家打死,回到娘家,家族族长因不愿家族蒙耻,有时也会将该女子处以浸猪笼惩罚,让其沉塘而死。最重的处罚就是被烧死,一旦没见红,一般夫家家族的长老会出面,问出奸夫是谁,最后的下场往往会是被男方活活烧死。而此时的女方家长不但不阻拦,还会感到十分的羞耻,家门不幸。
封建社会,女人是最底层最悲惨的人,甚至不如动物,南宋程朱理学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女人的限制,明清达到鼎盛。悲惨的女人在男人面前没有一点地位面子可言,是男人的私有财产,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现在我们看电影电视剧,往往出现不少在剧情里活崩乱跳的女孩子,任意出游,敢爱敢恨,为所欲为。千万不要被这种剧情迷惑了,那种情况恐怕是古代女子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庆幸吧出生在今天的女人们,一切束缚压迫你们的圈圈框框都解除了,什么三从四德,什么落红,什么缠足等等,都已扔到了历史的垃圾堆,男人想干想做的,女人同样可想可做。脱离樊笼的小鸟,在辽阔的蓝天大地自由飞翔,那是多么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