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阿拉伯数字的时候,先贤们是用什么方式记录数学呢?
我其实第一个联想到的是我国曾经领先世界的计算器——算盘,但发现您所问的是记数方式,而非计数方式,所以不算。
那么在***数字广泛使用前,古代的西方世界包括***世界还有印度等文明(实际上***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由***人传到欧洲的),其实都有自己的符号记数方式,比如古希腊的很多符号如π、ε等我们今天不还一直在使用吗?
但古代中国则主要还是用汉字直接记数,比如《九章算术》里面的记录:
“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答曰:十五分之十一”
这一长串放今天就是一个小学的简单等式:1/3+2/5=11/15。
不过从记数方式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很多不同方向来,很值得略作深究。
所谓用***数字记数,其实背后是符号化的思维,而符号系统的好处显而易见的就是直观明了。比如:253,对比 二百五十三。不过不便利也有不便利的好处,我们在明代发明的大写数字计数法,到今天仍然是财会记录方面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符号化思维的产生,其实和语言文字本身所带来的思维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和印度等地文明都出现过用符号来表示数字的过程,只有我国自上古以来用的是汉字记录,而没有出现符号化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文明发展最后选择的是字母文字,而我国一直坚持使用象形文字。
这个问题,本人试答一二,旧石器时代短时间记录,我想应该是实物法,比如摆石子,树枝等随手可得之物,或在地上画线。现在我们不是也偶而为之嘛!如果需长期记录,则以简单刻记或直观绘图的方法,如在山西峙峪人遗址,发现的刻有数目多寡不一的直道的骨片。还有绘有捕获羚羊的绘图骨片。由此可见一斑。
进入新石器时代,***愈益复杂,需计量记录的也更加复杂,为了更简单快速的记录,促使人类改进方法,出现了象形刻符。而刻道也不再只是直道,出现了一些排列组合。当然材料也不局限于骨片了。这就有了“刻木为契”的传说。补充一下,古人也不只是刻,当然也有用有色矿物质,或木炭在洞壁石板上画的行为,这也有实证的。
及至原始社会未期,出现大家熟知易经中记载的结绳记事,这个结绳当然不是简单的系几个疙瘩,下面有示意图:
在东汉武梁祠浮雕上也有“伏義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的记载。
后仓颉造字,数字记录初步进入文字时代,以下是甲骨文的记录方法:
随着文字的演进,中国数字的记录进入我们现在熟知并延用至今的汉字时代。
中间还出现了算筹筹码的计数法,后演化为算盘,当然只是一种计量工具方法。不能算是记录方法,不过之种方法在使用上比较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数字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从13到14世纪***数字传入中国到20世纪广泛使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下面是一比较图
注:以上图片来之网络
开头为数字的古代中外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作品名称?
***:《一帘幽梦》《一吻之间》《二刻拍案惊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国演义》《三侠五义》《三遂平妖传》《三个火***》《四世同堂》《四月,四月杪》《五美缘》《五虎平南》《五虎征西》《六月玫瑰》《六十年代》电视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二见钟情》《三笑》《四大名捕》《五朵金花》《六指琴魔》
七夕、七星、头七、五七……中国古代人为何特别喜欢数字七?
七夕、七星、头七、五七……中国古代人为何特别喜欢数字七?
关于七这个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讲到,“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在咱们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七是一个典型的吉数,在《汉书》有这么一句话:“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在咱们老祖宗心里,七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数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七字最初是写作十的,那时有四方的观念,但还有上中下三方没有被包容,也就难以表达天地人共存的意识,所以对这个字进行了改造,四端代表四方,两线交叉处代表上中下三个方位,于是七便成为无限大的宇宙循环基数。咱们天上的七星,七仙女等,都是这么个说法。什么全真七子啊,什么江南七怪,七剑下天山啊,都是咱们熟悉的。
与七相关,也从此产生了许多魔法的,禁忌的神秘意义,比如七宝啊,七苦啊七宗罪什么的,咱们的旧时习俗里,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也就是有头七,五七,七七这样的说法。
封建时代,七除了与宇宙循环相关之外,还与女性相关,比如七出,比如《黄帝内经》里的关于女子的生理变化周期,七岁换牙,十四岁初潮,二十一牙换齐,二十八身体盛壮,三十五憔悴,四十二掉发,四十九绝经,在这本书里,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数字——咱们现在看来,也算差不多了。
咱们民间所说的七夕,也称乞巧,拜星,又因为咱们中国地域广,习俗多,所以有种种相关的做法,比如接七夕水,扎七姑亭,结七娘会等等,有各种各样的寓意,都是与咱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