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第四幕中的天鹅大群舞?
《天鹅湖》一百多年来是世界各国芭蕾舞团演出场次最多、版本最多、观众人数最多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知名度之高,几乎到了“言芭蕾必天鹅”的地步。《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他的音乐像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浪漫抒情诗,被评价为“首次让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这也是它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芭蕾舞剧《天鹅湖》赏析
芭蕾舞剧《天鹅湖》也抓住了人生的三大主题:爱与恨、善与恶、生与死。
全剧分四幕,包含二十九个分曲。其中第二幕描写齐格弗里德和奥杰塔在天鹅湖滨的相遇和相爱,由五个分曲组成。第一分曲的基本主题是天鹅主题,它在全剧中贯穿发展,起着主导动机的作用。凄恻动人的旋律,由双簧管在竖琴伴奏下吹出,然后移转到圆号上;最后,由木管乐器***乐器隔开两个八度强烈地齐奏,并渐渐消失。乐队演奏这个分曲时,舞台上是一片苍茫的夜色,一群天鹅浮游在湖上,领头的一只戴着花冠。
第二分曲是一个舞蹈场面。开头一段音乐由弦乐器奏出,王子和他的朋友本诺穿着猎装登场。当强烈的乐队全奏和尖锐的木管乐器旋律交替出现时,王子看见天鹅,想举弓射击,天鹅急忙躲藏起来。天鹅公主用一个猫跳,从舞台后部的斜坡上落地,所谓猫跳就是蜷腿侧跳的动作。接着是一段情节舞。所谓情节舞,是用舞蹈和哑剧来表现感情和戏剧情节的芭蕾场面。双簧管吹出一个抒情曲调,天鹅公主责问王子为什么要射击她。然后,音乐变为快板,天鹅公主向王子倾诉:她是一个公主,名叫奥杰塔。她和她的同伴都中了邪恶的魔法师洛特巴尔特的妖术,白天变成天鹅,到了夜里才恢复为人身洛特巴尔特化装成一只猫头鹰。时刻监视着她们。这段音乐,是奥杰塔的独白。当天鹅公主向王子叙述她的身世时,洛特巴尔特随着强烈的乐队全奏和管乐器的和强,出现在他们面前,威胁着王子。王子举起弓来准备射击,但为天鹅公主所阻,她安慰着惊惶失措的王子,并向他吐露了爱情。第二分曲没有结束,就紧接着第三分曲。
第三分曲是另一个舞蹈场面。舞台上出现天鹅的行列,奥杰塔的同伴们登场。她们发现王子,围拢来保护奥杰塔。奥杰塔告诉她们:"他是善良的,你们走吧。"伴随着奥杰塔这个舞蹈动作的,是双簧管的独奏。王子扔掉弓,向奥杰塔表白爱情,并告诉她说,他想杀死洛特巴尔特,使她获得自由。公主凄然告诉他说,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个准备为她而死的人,发誓始终不渝地爱她。才能破除妖术,使洛特巴尔将毁灭。王子欣然起誓,并要求奥杰塔参加第二天晚上的舞会,届时他将选她为新娘。但她说,她要到***才能摆脱妖术去参加舞会,而那时舞会已经结束了。她还警告王子,洛特巴尔特会用奸计破坏他的誓言。奥杰塔请她的同伴们跳舞***王子。这时,刚才听到的双簧管主题,改由长笛独奏。这段慢舞,是奥杰塔在王子的支持和同伴们的拱卫下表演的。慢板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显出她的孤独和动人。
下面一个分曲是天鹅之舞,是由六首舞曲接回旋曲的原则构成的,第一首天鹅舞曲再现了两次,整个分曲形成A-B-A-C-D-A的结构,最后是奔放活跃的尾声。天鹅舞曲是由全体舞蹈演员表演的圆舞曲,音乐清新欢畅,婉转流利,用单主题的三段式写成。天鹅之舞的第二曲是奥杰塔的独舞。小提琴和长笛先后奏出脉脉含情的旋律。第二段速度转快,很快进入***。全曲用二段式写成。天鹅之舞的第三曲是稍稍缩短了的天鹅舞曲,即第一曲的再现。
第四曲是四只小天鹅跳的舞曲,音乐轻松活泼,四只小天鹅整齐一致的舞姿,包含"击脚跳"和"轻步行进"的动作。所谓"击脚跳",就是跳起后双脚互击数次。所谓"轻步行进",就是前脚跟碰着后脚尖的行过动作。这些动作以及头部的转动,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小天鹅的形象。天鹅之舞的第五曲是奥杰塔和王子的情节舞。这是个三段式的抒情场面,开头的引子是竖琴的华彩段;第一段是竖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独奏;中段交替着木管乐器的快速走句,和独奏小提琴在弦乐器拨弦伴奏下展开主题的旋律;再现部由独奏大提琴和独奏小提琴互相呼应,并同时结合成为二重奏。这段双人舞的音乐,用了二重唱的写法,它原来就是柴可夫斯基早期歌剧《女水神》中的一首爱情二重唱,作曲家把它借用到《天鹅湖》中来了。天鹅之舞的第六曲是总体舞。音乐是圆舞曲的第二次再现,然后是欢快活跃的尾声,奥杰塔在她舞伴的支持下,做出单足趾尖旋转和迎风展翅等优美的舞姿,结束了丰富多彩的天鹅之舞。
西方浪漫主义舞剧的特征?
.
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
2.
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
在演出形式上,***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①从产生的背景来看,它坚决反对、冲破一切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是作为一种公然反叛的力量而崛起的;
②从创作思想来看,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想象与灵感,既无视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生活真实的局限;
③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常用强烈的对比和夸张,使舞台上色彩斑斓,自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在历史上,浪漫主义戏剧在各国先后经历的时间都不长,然而,给它以影响及受它影响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却是源远流长,情况十分复杂。
浪漫芭蕾(1832—1876)是芭蕾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时期。 浪漫主义芭蕾的特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神秘莫测的超自然境界,传达人们在世俗空间中难以如愿的理想。
这个时期的芭蕾舞剧中,大多是些不现实的仙凡之恋。[_a***_]流派对芭蕾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推出了轻盈飘逸的脚尖舞技术。浪漫芭蕾是法国流派芭蕾的兴盛时期,其总特征与整个法国文化一样,可谓高贵典雅、严谨规范、轻盈飘逸、情怀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浪漫芭蕾的艺术特点是通过形式美的芭蕾表现形式来塑造灵魂性的人物。形式表现:一般是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
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
中国五大红色芭蕾舞剧?
中国五大芭蕾舞团有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天津芭蕾舞团、广州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诞生于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于1959年12月31日,第一任团长戴爱莲,现团长冯英,时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代表作品有《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
上海芭蕾舞团成立于1***9年,其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上海市舞蹈学校以及1966年由该校芭蕾科首届毕业生组成的《白毛女》剧组。该团的舞剧《白毛女》已在世界各地上演了1500多场,四十多年来《白毛女》成为尝试芭蕾舞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为上海芭蕾舞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辽宁芭蕾舞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五大芭蕾舞团之一。辽宁芭蕾舞团在坚持引进排演世界古典芭蕾作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品牌,在探索建立中国学派的芭蕾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天津芭蕾舞团是组建于1992年的天津歌舞剧院附属的艺术团体之一,是我国最年轻的芭蕾舞表演团体。该团拥有演员40人,基本功扎实,阵容整齐。出演过众多芭蕾舞剧。
广州芭蕾舞团(现广州大学芭蕾舞团)成立于1994年1月,是广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团长、艺术总监是著名舞蹈家张丹丹女士。在艺术生产上,建团以来,剧团排演了数部古典芭蕾经典作品:《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胡桃夹子》、《舞姬》、《堂·吉诃德》、《灰姑娘》等。
这是风靡世界的五部中国舞剧。50-60年代最火红的记忆。
中国第一部革命舞剧——《红色娘子军》,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芭蕾舞剧,中国民族芭蕾最重要的奠基作——《白毛女》,史上点播率最高、最具舞台效应和感染力的中国芭蕾舞作品——《沂蒙颂》,第一部真实展现中国少数民族风情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草原儿女》,全球第一部将民族舞融入芭蕾舞的最具开创精神的中国式芭蕾舞剧——《鱼美人》。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十大芭蕾舞经典剧目之首,由同名电影改编,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这是第一部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中国芭蕾舞剧,也是中国芭蕾舞团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代表。
《白毛女》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
《闪闪的红星》,既保留了耳熟能详的旋律与唱段,更是用阳刚雄壮与柔情诗意相间的舞姿与色彩丰富的服饰、巧妙的舞台设计与调度,将舞蹈、音乐、服饰、舞台布景等语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沂蒙颂》是一部四场芭蕾舞剧。1***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当时的剧院名称为中国舞剧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该剧以1947年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
五朵红云》是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舞剧之一,舞剧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海南岛黎族人民从1943年到1944年的斗争史诗。剧中的舞蹈大部分***用了跳鬼、打柴舞、钱铃双刀舞等黎族民间舞的素材,结合运用了一些中国古典舞、苗族舞和外国芭蕾舞的舞汇创作出来的。
第一代芭蕾舞大春的扮演者?
凌桂明老师,舞蹈家、芭蕾舞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芭蕾表演艺术家、第一代大春、昔日芭蕾舞王子、芭蕾舞剧《白毛女》大春扮演者、被称为“芭蕾教父”。
凌桂明出生于一九四三年上海郊区的农民家庭。在他小学毕业的时候便回家务农。直到两年后,凌桂明才重回学校继续他的初中学业。
一九六O年,上海舞蹈学校面向社会招考芭蕾舞学员。其中有一位眉清目秀、瘦瘦高高的考生凌桂明,让招生老师眼前一亮,于是依靠出色的自身条件,凌桂明走进了这所上海舞蹈学校。
可是这个时候的凌桂明已经年满十七岁,对于系统学习芭蕾的人的的确确是太晚了。凌桂明明知自己起点低、基础差,但凭借农家子弟与生俱来吃苦耐劳、坚韧不拨的性格,几年下来刻苦的芭蕾舞蹈学习训练,使得凌桂明逐步成为年级里最优秀的学生。
一九***年,上海舞蹈学校的几位老师,根据歌剧《白毛女》改编成同名芭蕾舞剧的片断进行演出,后到“上海之春”艺术节上,创编成八幕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男主角大春的扮演者都是凌桂明。
第一代芭蕾舞大春扮演者凌桂明
1966年,凌桂明从舞蹈学校毕业,这时他在舞台上已经跳了两年的大春,舞技也越来越成熟和稳健。
1***0年和1***1年,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曾被两次拍成电影。在这两版电影中,扮演喜儿的演员有所不同,第一版是顾峡和蔡国英,第二版是茅惠芳和石钟琴,但大春的扮演者,却始终都是凌桂明。
芭蕾舞剧仙女,故事?
《仙女》是一部由著名芭蕾编舞家奥杰塔·斯维辛斯卡娅(Agnes de Mille)创作的芭蕾舞剧,首次上演于1952年。这部作品灵感来自英国诗人约翰·基茨(John Keats)的同名诗作,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美国南部的浪漫爱情故事。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重建时期,地点是密西西比河附近的一个种植园。年轻的女主角弗洛拉(Flora)是种植园主的女儿,她美丽善良,对舞蹈充满热情。一天,弗洛拉在森林中偶遇了受伤的北方士兵亚瑟(Arthur),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手。弗洛拉被亚瑟的坚韧和音乐所吸引,决定帮助他。她将亚瑟带回家中秘密照料,两人在共同经历中逐渐坠入爱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瑟的伤势好转,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北方人在南方可能无法得到接纳和尊重。同时,弗洛拉的家人也发现了亚瑟的存在,他们对这段不被看好的关系感到愤怒和担忧。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社会的压力使得两人的关系变得复杂。
在一次社区舞会上,弗洛拉和亚瑟的爱情被公开揭露,引发了社区成员的强烈反对。社区中的保守派领袖,尤其是弗洛拉的追求者和追求者的父亲,试图强行拆散两人。在冲突升级的过程中,亚瑟被枪击,不幸身亡。弗洛拉在绝望中跳舞,最终因过度悲伤而倒下,似乎也随着亚瑟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
《仙女》的结局通常被解释为弗洛拉的灵魂与亚瑟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或者是她在现实中的死亡。这个结局留给观众广泛的解读空间,既体现了悲剧的美感,也探讨了生命、爱情和社会期望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