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鹅湖场景音乐赏析?
《天鹅湖》,柴可无斯基的三大芭蕾舞音乐在音乐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天鹅湖》更被人们称做“永远的天鹅湖”,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柴可无斯基无疑是古典舞剧最为杰出的***,一部《天鹅湖》就已经是“旋律之王”最好的注解了。
该曲音乐性格鲜明,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即丰富的交响性,把古典舞、代表性舞甚至哑剧连接发展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富有情节性,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振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将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舞剧中的音乐诸多如“第一幕终曲”、《舞曲》、《那波里舞曲》、《小天鹅之舞》……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天鹅湖》为什么受人追捧?
天鹅湖大概是柴科夫斯基笔下最受人们欢迎最令人感到亲切的作品了,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一提起《天鹅湖》,你定会想到一段双簧管以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的旋律,如歌如泣,温柔而又略带几丝忧伤,一群纯洁婀娜的白天鹅的身影便会赫然浮现在眼前,这便是著名的场景音乐了。
在《天鹅湖》的配乐中,对管乐器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木管,这也是柴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就拿这段纵贯全剧的主题——场景来说,双簧管色彩的发挥被提升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境界,第一主题以及紧接着展开的一段逐渐上行的旋律,完美地呈现出一个凄美幽怨的白天鹅形象。巧妙之处还在于伴奏的处理,那就是背景里竖琴的琶音***乐的震音,这些因素无不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白天鹅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在法国号和大提琴为白天鹅代言了“黯然神伤”的情绪之后,当第一幕即将终了,天鹅群掠过湖面的刹那间,又有哪位神话中的王子不会为之情动呢?!
弦乐的下行音阶之后,小提琴在整个乐队舒缓节奏的引导下奏出优美的旋律,这个旋律悠扬起伏,张弛有致。主旋律中两个升半音的运用,以及随后奇妙的跳跃的切分,果然十足的俄罗斯味道。。。。。。
在这部力作中,几乎与舞蹈完美交融的音乐充分地体现了作曲家的抒情性。创造性的思维和细腻的细节处理佐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刻画了白天鹅奥杰塔这个芭蕾舞的经典形象。王子齐格弗里德、黑天鹅奥杰丽亚以及恶魔的形象也性格分明,各具特色。在出色地勾画出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同时,也正是“交响”化的处理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冲突迭起的戏剧氛围。
第一幕中的这段圆舞曲曾经和老柴的其它圆舞曲一起,被一些乐评指摘“过于交响化”,直至20世纪末,类似的非议才渐渐被追捧所取代。恰恰是这样浓烈的俄罗斯田园风的“交响”使得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成为不朽。
《四只小天鹅》应该是《天鹅湖》中最为中国听众所熟悉的了。夸张一些讲,柴科夫斯基只需用一只大管和两只双簧管便足以抓住听者的心。即使你闭上双眼,那跳跃的音符,那活泼的旋律,已然活脱脱是四只天真烂漫的小天鹅。
第二幕中的那一段双人舞,齐格弗里德王子对白天鹅奥杰塔一见钟情,二人翩翩起舞、互诉衷肠。几乎是小提琴独奏的一大段旋律,当真是如歌如泣,悠然飘渺。
《天鹅湖》的音乐中还有很多亮点,比如天鹅群舞、三只大天鹅舞、舞会中的那波里、查尔达什等性格舞曲以及辉煌颂歌般的终曲,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了。(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