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字外功重要吗?书法的字外功都包括哪些方面?
书法的字外功夫重要吗?
我认为书法的字外功夫相当的重要,字内功夫是根基,字外功夫是能够让你卓然不同的源泉。
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是书法家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那么什么是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呢?
字内功夫,顾名思义是指我们学习书法必须掌握的传统书写技法、技巧,它也有狭义的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字内功夫就是指的如何写好字的方法,包括用笔、结体、章法布局和墨法的应用等等。广义的字内功夫还包括书法艺术创作的技巧、书法理论水平、书法鉴赏能力等等。
你要练书法,字内功夫是一定不能少的,不然那就不是书法了,而是写字。我们的前贤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书写经验和技巧,在用笔、结字、章法布局方面总结了不少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也总结出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书写法则。例如用笔方面,起笔要切入,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等;结体方面有疏密、攲正、内擫与外拓、向背等各种关系;章法上有对款识、行距、字距、布局的疏密、墨色的浓淡等,都有很多的讲究。
字内功夫是书法的基本功,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练习才能掌握。掌握字内功夫的途径,最好的方法就是临帖,通过临摹古代名家的经典法帖,掌握前贤的书写技巧。
字内功夫是书法家进行创作的基础,也是我们评价一幅书法作品优劣的重要的一项依据。
苏轼曾经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一个人只有字内功夫是成为不了一个书法家的,还必须有字外功夫。清末书法理论家杨守敬说过,学书者,除了要有天分,要多写、多看以外,还有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俗尘;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他还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俦伦者。”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俗话说“字如其人”,刘熙载《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家的学识修养,关系到书法作品的优劣,是决定了一个书家能否成为“大器”。
书法的创作内容多为各种诗词文赋,以诗词为例,它不仅仅只是书法的表现内容,诗词本身具备的格律、韵味、意象,都和书法的意境、气韵、节奏感息息相关,它可以使得书法作品产生或豪放、或婉约、或飘逸、或雄浑等艺术风格。
书法的字外功非常重要,书法上技法的训练是基础训练,个人的见识、修养才是决定作品格调高下的主要因素。
书法的字外功举其大端无非两件事,读书和游历,古语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言不虚。
游历何以有助于书艺?君不闻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乎?
亲近自然万有,饱览名山大河,可以让人眼界开阔,胸怀激荡,从而无形中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笔底波澜,纸上烟云。
读书之于书法的作用,首先在于读书可以改变人,孔子云:贤贤易色,书论云:字如其人,人的学养,见识,审美趣味得到提升,书的格调,气息,精神境界,自然不落俗套。
关于学养如何改变字格,我具体说一下。
学养的提高,可以改变你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可以左右你对字的认识和选择,书法不能进步,主要在于认识不到,你都不知道何为高何为低,怎么能够进步?
寥寥数语,与学书人共勉!
如果只是学写规范字,了不了解字外功夫并不重要,照着字帖练就行了。既然说的是书法,那么字外的功夫就是非常重要的。苏东坡曾言,“颓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功夫的大头不在字内而是在字外。
如果只把审美眼光放在笔画结构的技能技法上,那么对书法的艺术认知就薄太窄太肤浅了。书法本身就是文化的艺术,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大到很难去给它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也正因于此,纯粹的书法手艺人、书法匠,称不上书法家。
何谓书法字外的功夫?抱庸以为,字外的功夫既有知识容量,又有性情操守,还包括人生阅历,是一个综合的庞大的系统。知识容量方面,包括历史、文学、绘画、声乐、武术、舞蹈、诗词、篆刻、金石、古玩收藏等。性情操守方面,包括性格、志向、气质、品德等因素。人生阅历则与世风家风、行事风格、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紧密相关。综上,我认为都是书法修养中“字外的功夫”。
在诸多的字外功夫当中,除了绘画、篆刻等与之直接存在技法粘连的“相邻学科”之外,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文化与性情。比如我们常说的学院派、文人字、馆阁体以及江湖书法等,其中入流与不入流,除了技法的原因之外,很大程度就区别于文化因素。而性情则是书法风格的内在驱动,也是书法艺术姹紫嫣红百花竟放的个性支撑。“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五官体态,更多指的是性情操守。
书法高手之间的博奕,差别只在毫末诸间,靠技能技法赢人概率很小,主要还是在字外的功夫上。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2019年9月23日。
书法的字外功夫很重要。
你的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到了一定程度后,会进入一个很难提升的瓶颈期,从表面看,写的漂亮潇洒,结构,章法也具备,但是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少了一种味,感觉字不耐看,好像缺点什么东西,这种味,完全不是技法所能提供的。
到了这时,我觉得需要做的是提升你的内涵,这些内涵,也就是书法的字外功夫,这个内涵和技法一样,需要长年积累。
1.阅历
阅历很重要,平生所见所闻,你的喜怒哀乐,人生遇到的挫折,思想的感悟,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都会转化为书法的养料,书风也会发生变化,孙过庭《书谱》有云: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这说明,丰富的阅历,成熟的思想情感对书法的重要性。历代大书法家都是在不断丰富自己阅历的过程中达到成熟的境界,颜真卿书法经历三个阶段,到了老年,书法臻于化境,人书俱老。
在书法的学习领悟过程中,30-40岁以前基本上是基础阶段,也就是书风逐渐确立的阶段,远远没到成熟的地步,需要以后多年的锤炼。
2.文化的积淀
“书法是文化的核心”,没有文化哪成呢?有人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书法却非常厉害。”
书法的练习,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古人的理论和书法史。字外功指的是四书五经,诗词文赋,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接触,但不要成为才华横溢的文人,比如苏东坡,黄庭坚等,学富五车则不知道自救,徒有虚名。能写好字是内功,外功可以根据所需而学。
艺术最终作用是什么?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因此艺术的价值或者最终作用,在于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人类高级文明行为。
人的生活首先是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当物质生活满足了生存需要,人就有了追求精神满足的欲望,这个时候各种艺术形式都会被人挖掘创造,如星光璀璨,迸发出人类独具魅力的世界,形成了所谓的“艺术”。在艺术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人的感官体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愉悦、激励的力量,迸发出追求完美的品质,催进人向上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艺术的天地广阔无垠,艺术的高峰永无止境,艺术家的个性和潜质如不竭的源泉,因此艺术有不同的面貌出现,作用和分布也各不相同。但是艺术作为人的高级行为,其共性是展示着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一定高度上的创造性劳动,因此而推动着人类发展和进步。因此,尊重艺术规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发展艺术人才,用艺术手法扮亮生活,让艺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去探索自己喜欢的目标吧!
艺术可以是一件***的作品,也可以是你对室内家居的一番摆弄,更可以是你把花瓶里的花束的摆放,这里加一支百合,那里添一束满天星。
艺术,就是我们追求的精神上的愉悦感,生活里的美感,心理上的平衡感。
我每个月都会带孩子去图书馆或者美术馆转一圈,去馆里寻找我们最喜欢的作品,去体验作者的创作感受,去享受自己喜欢的作品,目前我也在西瓜视频上分享了我与朋友一起制作的魔都看展以及美国大农村看展的***系列,为的就是把我们喜欢的作品带给***前的观众,一起发现生活中的动人细节。
习惯寻找生活中的美丽之后,你会发现看待事物的方式会有所改变,你会愿意从任何事情里找寻它的积极面,并从中获取力量,有时候是不轻易放弃,有时候是抚慰自己内心伤痛的方法。正因为有继续下去的力量支撑自己,整个生活就会变得与从前不一样了。
始终记住,艺术无处不在,可以是一个菜肴摆盘,也可以是一篇美丽的手写文章。
大家赶紧找一找身边最能吸引你的美吧,愿你们每一天都能找到令你感到开心的小细节。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艺术的范畴,在我国,艺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电影、戏曲等等,所有艺术之间的修养都是相辅相成的。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音乐绘画等的创作也会受到创作者自身的局限。而绘画的构图、造型设计与舞蹈的形体美感又是融会贯通的,舞蹈更是离不开音乐,音乐的篇章往往又是大型场景在人们脑中的展现……
因此,艺术最终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 精神层面:把艺术看做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等并列去认识。一般来说,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以直觉的、整体的、提炼式的对客观事实进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用特有的符号形式创造出某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的精神上的实践活动。比如文学艺术,我们或用美丽、或用犀利的,或婉约,或豪迈等的辞藻和语言来表达哲学、历史、诗词等等;或者用一个个符号创作出激昂、低沉、欢愉、悲伤等之音律;再或者用绚烂、暗沉等浓泼淡抹的绘制画面等,都是向大众传播创作者的心声,而欣赏者在各种文化中得到无尽的熏陶与自我修养的提升,从而使众生得到更高的文明程度。
二、 活动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或对现实的模仿等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艺术家通过各种方法、***用的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对世界以及生活的反应。比如一幅流芳百世的著作、画作、电影、戏曲或者行为艺术等,都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来表现出的结果。
三、 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的最终就是艺术品的呈现,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当一切的艺术活动最终的结果表现给大家看到的便是艺术品的体现。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义,而欣赏者能够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来获得美感,从而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从古自今,中西所保留下来的艺术品,让后世人能更好的瞻仰的同时,能更好的学习和传承。
艺术的最终作用还有很多社会功能。即人们通过艺术活动,感受到***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营地思想情感、价值观的变化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也在进步。艺术与社会之间似乎相互推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