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歌曲谱曲,有没有写穷尽的那一天?
音乐歌曲谱曲,有没有写穷尽的那一天?我的回答是不会的。
第一,从创作灵感上看, 因为音乐的创作是一种灵感的创作,是对于现实素材的深加工,是基于每一个人的真实情感的集中体现,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经历也不一样,产生的情感也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来。所以灵感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穷尽。
第二,从歌词上看,即便汉字就这么几千个常用的,但通过适当的组合,可以变化出无尽的词句来,调换一下字的位置,改变一下色彩,又是不同的语景了,每一个作词家都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歌词来,更何况有成千上万个作词家呢,数不过来。
第三,从谱曲上看,各种大小调,各种***,各种节奏,各种乐器,各种音符的不同自由组合,就也是千变万化了,那怕是同一个曲子,同一首歌词,换一个调性,又是别一个味道了,改变一下音符的时值长短,位置,更是变成另一首曲子了。
第四,从人类社会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源源不断的,除非地球不在了,不然人类的社会活动就会一直存在,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物质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而精神追求中音乐是必备的,从古到今音乐都一直存在,在不断地激励着人类的精神和灵魂。在各种场合都须要音乐的伴随,比如以前的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爱国主义音乐,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多么的鼓舞着人们的士气啊,而到了现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人们更加要追求美好音乐的享受,这是一种精神的陪伴!所以只要有人类的活动,音乐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也就是不会写尽的一天!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个问题一千年前白居易已经做出来明确的回答。这是唐 · 白居易在长恨歌 里最后俩句。诗人的意思天长地久都会有穷尽的时候,但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也就是此情,此情此恨永远没有绝期的时候。只要此情此恨没有绝期,音乐就不会有穷尽的时候。
有很多歌叫地老天荒,海枯石烂得,说滴是爱到永远,爱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就像天地废掉了的那一天。
另一位唐代诗人李贺也写道,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也是说天是不会老不会绝的,但是情感浓到一定程度会让天塌下来。古人西出长安眼看着都城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这个波声就是一首歌,离别之痛,耳边响起驼***。这首歌总会有人谱成曲子的。只要有山有水有波涛,就会有诗就会有歌就会有音乐。
同样,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外国的牛津剑桥,处处诗歌处处曲。看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感谢邀请!
音乐歌曲谱曲,不会写穷尽。
从物理现象看,音乐虽然只有7个音符(自然音符),12个半音(十二平均律)。仅仅这7个自然音符的音高之间的组合就是无穷尽的,犹如7位数的密码用之不竭一样。况且还有12个半音的音高之间的组合。同样,12位数的密码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庞大和无限。
从音乐专业角度看,音乐四大要素音高、音值、音量、音色,除了前面讲的音高外,各个音符之间不确定的长短时值因素(即音值),更使歌曲旋律写不尽。再加以丰富多彩、不同类型的节奏因素,以及音量、音色的因素。所以,歌曲旋律写不尽。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情所产生的民歌也不尽相同。同一首民歌,各地流传的版本截然不同,各有风味。如民歌《茉莉花》有许多种版本,例举如下:
同样是中国民歌,有同样的歌词,但流传地区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风格。类似的情况随处可见,进一步说明了旋律的多样性。
又如民歌《绣荷包》,几乎每个地区都流传着这首民歌,但风格不同,各有千秋。
当然会有,虽然说音乐曲调曲风种种类型之间的组合非常非常的多。全国的音乐就像是煤矿一样,当开发到一定地步。
因为本人学音乐已经有四年之久,现在有的歌手去改编,其实我听着还是那种感觉。如果我国的所有人口都去玩音乐。
我觉得音乐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越来越多,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觉得也会有穷尽的那一天。
虽然说音乐不止是七个音符的排列,但是音乐我个人觉得是有格局性的。
本人在这里说的穷尽的意思是飓风韵味都大致相同。
人们发现所有的优美旋律都被前人写出来过,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所有的绘画都是***,所有的音乐都是抄袭,所有的都是重复。
音乐就是音符的组合。组合总有数字。总有穷尽的一天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创作人的灵感来源。
歌曲的创作来源,或是来自与生活感悟,又或者人生阅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心境也会大不相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感受更会不同,所以呈现给大家的旋律也是独一无二的。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中的感受融入到音乐里,便会有很多的音乐素材。仅凭这点,作为原创创作人,谱曲应该不会出现穷尽的那一天。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比如古典旋律盛行于古代,经过时间的积累和传承,当下的音乐原因更丰富,更具有包容性,由此衍生出的“中国风”音乐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元素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创新。
所以社会在进步,音乐人也在进步和突破,他们也在尝试把新的元素融入到音乐里,这无疑是创作者灵感新的起点。
另外,创作人风格的不同
每个原创创作者,经过长时间学习的积累,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并且会在这种风格种深耕下去。虽然大家会觉得歌曲旋律模板化,但这却是创作者独一无二的标识,也是他们创作的基石,有了基础,又何愁谱曲有写尽的哪一天?
其实,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音乐面向的事大众,好的音乐如何定义,既不是专业乐评人能够确定的,也不是创作者的自我肯定,关键是大众是否能够接受。
比如自侃“音乐裁缝”的大张伟,他的歌曲朗朗上口,大家很喜欢,周杰伦心怀发扬中国文化的心,自创的“中国风”,反响也不错。而民族唱法出身龚琳娜,和德国籍作曲家老锣合作的《忐忑》魔性又***,一样受众面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