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剌子模苏丹还有后代吗?
花拉子模王国疆域最大时(蒙古灭亡花拉子模前)包含伊朗、阿富汗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拉克东部等地。位于古代东西方通商的交通要道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亚五国还要大一些。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派遣使者到达花拉子模王国,准备与花拉子模签订贸易协定。当时成吉思汗派遣的使者和商人队伍有450人,500头骆驼,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商品。
花赖子模的地方总督见财起意,诬陷使者和商队为间谍,上报花拉子模苏丹屠杀了成吉思汗派遣的使者和商队,将财物据为己有。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抓紧攻打金国,无暇顾及,为保障贸易通道的畅通,随即派遣使者出使花拉子模,要求花拉子模交出***凶手和财物,结果成吉思汗的正使被杀,副手被剃光了胡须送回。
成吉思汗将攻打金国的任务交付给木华黎,自己开始了五年的西征,1219-1224年。1220年,花拉子模苏丹阿拉丁.***(阿拉乌丁·摩诃末)和自己的长子札兰丁·明布尔努逃亡到里海中的一个岛上躲避蒙古大军的追击,次年(1221)阿拉丁.***病死,扎拉丁继承苏丹位置,他也是花拉子模的最后一个国王。
1221年,扎拉丁纠集了10万军队,击败了蒙古的三万军队,取得首胜,是蒙古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败。1221年11月,成吉思汗在印度河河畔包围扎拉丁,扎拉丁从悬崖跳入印度河,居然奇迹般的逃到了河对岸,成吉思汗对他赞叹不已。
1224年,蒙古军队撤退后,扎拉丁从印度返回复国。1228年,扎拉丁在蒙古的进击中单骑突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侥幸逃出重围。1230年,窝阔台再次派军西征,这次扎拉丁再次逃跑,窝阔台早知扎拉丁的逃跑技术一流,随即派哲别和术赤追击,这次扎拉丁不那么走运,在库尔迪斯坦山脉中被杀了。目前来看扎拉丁被杀有三个版本:第一,扎拉丁被部将所杀;第二,被追击的蒙古军队所杀;第三,被当地的山民所杀。总之花拉子模末代国王扎拉丁被杀了(1231年)。
花拉子模王国被彻底消灭了,苏丹的后裔到哪里去了?一直没有什么史料佐证。花拉子模阿拉乌丁·摩诃末苏丹病死于1221年,次子战死,长子扎拉丁存活了下来,成为花拉子模的末代苏丹,到1231年被杀死,扎拉丁应该有后代生存了下来。
花拉子模的王室后裔很可能来到了中国,1983年,在福建泉州艾苏哈卜***寺出土了一块花拉子模王室后裔的墓碑,如下图:
汉字拼音源于什么时代?
谢邀!汉语拼音起源很早。这其中的过程也很复杂,涉及到古今中外。本人不是专家,只在这里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应用他和另外几位传教士拟订的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一套方案写了4篇文章,送给当时的制墨专家程君房, 由程君房编入所著墨谱《程氏墨苑》中。4篇文章的前3篇都宣传天主教教义,由教会单独合成一卷,取名《西字奇迹》,***本现存罗马梵蒂冈教皇图书馆(在中国,习惯上把上述 4篇文章称作是《西字奇迹》 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又名“小儿经”、“小儿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
【中国汉字拼音源于1955-1957年】
中国汉字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1955年-1957年文字改时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并提交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港、澳、台等地区除外)。
中国国内原本没有汉字拼音字母,***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为汉字注音。其真音,就是用同音字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皆为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或者是根本就明聊。
反切之意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汉字注音,反切上的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之韵母和声调相吻合。著名学者周有光先生称之反切就是“心中切削焊接法”。其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太方便。所以才有了中国汉字拼音字母的出现。
感谢悟空小秘书(问答)邀请!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汉字拼音源于什么时代?”的问题。要回答汉子拼音源于那个时代的问题,说来话长。
大概在20世纪初期,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是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创建的威妥玛拼音系统,这个系统是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
中国民族知识分子***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新文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时,得知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改革。此事被记入了《西行漫记》一书,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中国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根据******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在试制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前后,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
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用罗马字母,这是确定了的。因为拉丁字母是现代大多数的民族语言中所公用的字母,并且是为中国知识界所已经熟悉的一种字母。……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和用作教学普通话的工具。
总之,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2012年10月1日,新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正式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