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子丈夫去世后会终身守寡。这是出于什么心理?
确切的说,不是不想再嫁,而是不敢嫁。
刚解放,社会上流传一首解放区的歌,名字是〈妇女解放小调〉,开头几句是这样唱;
旧社会,好比是,
黑谷隆冬的枯井 万丈深,
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
妇女们最低层。
旧中国是一个封建的男权主义的国家,女人没有一点地位。婚姻不能自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求妇女要'“从一而终”“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在这种舆论环境的压力下,女人死了丈夫谁还敢想再看嫁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受虐”心理。说一个人长期在一个苦难的状态下生活就会适应,感觉不到苦,慢慢变得很享受。所以,旧社会的寡妇很少抗争,平静地孝敬公婆,教育儿女,直到与早死的丈夫合葬。
古代女子从小受到三从四德的教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且以一女不事二夫为荣,把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实际上是全社会,包括寡妇自己对人性、对权力的一种压迫和漠视!许多孤儿寡母过着凄惨的生活,更有部分连孩子也没有,终身生不如死的活着。
在古代,妻子去世后丈夫扶不扶孝?现代的人是如何做的?
在过去,有一个人老婆去世了,自撰一付对联挂到门上:“四十年来,吃也愁穿也愁把你给愁死了,一旦逝去,儿不管女不管比我还快活些“,这内心的伤痛不是一条白布可以消结的。
正妻过世,丈夫也需一年服丧。
但与为至亲服丧不同,这一年,丈夫只需避免***活动,不纳妾婢,不饮酒。正妻过世一年之后,丈夫才能开始张罗续娶事情。算是对正妻的尊重。
当然,如果不尊重这些,公然嘻乐,外人也不会说啥,只是前妻家族会不舒服。
感谢邀请。
问题中的“扶孝”,我认为应该是服丧。
现代社会已没有礼法约束服丧行为,更没有制度来规定这种做法,因为失侣的悲痛不应以时间和规则来作冰冷的度量。
图一:齐衰杖期,是丈夫为妻子服丧期的服装
丧服说明
斩衰裳:衣服;
苴绖:麻布制的无顶冠与腰带;
杖:手杖;
古代丈夫若战死沙场,剩妻子一个人在家该怎么办?
一是改嫁,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毕竟还年轻,孤守一生不明智也不合乎人情。
在宋以前,程朱理学没有兴盛起来的时候,民间并不以“失节”为耻,妇女改嫁十分正常,就连汉景帝和魏文帝的皇后都是改嫁而来的。
即便是在程朱理学兴旺的明清两代,女子改嫁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海瑞在南直隶的时候,就曾劝那些不能守节的女子赶紧改嫁,免得做出什么“丑事”来,反为不妙。
二是守寡。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女子从一而终,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主流思想,官方也大力褒奖那些守寡的女子,给她们立贞洁牌坊,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之下,民间女子守寡蔚然成风。
三是殉节
既不想改嫁,也认为自己守不住,有许多女子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比如说***殉节,追随丈夫而去。在《儒林外史》中就有这样的例子,王玉辉的女婿死了,他竟然劝女儿***殉节。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一唐.陈陶《陇西行》
丈夫早已战死,化成了无定河边的白骨。而妻子却还在家里,夜夜梦见丈夫归来,夫妻团聚合欢!
这两句诗集中概括了古代丈夫战死后家里妻子的处境。
古代一般规定女人要从一而终,除男家有休书明确离婚外,不得改嫁或偷情。所以一般妇女死了丈夫,只好终身守寡到底。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三国中,曹操在宛城就召来邹氏睡觉。他的儿子曹丕在冀城就纳了甄氏。还有赵云在桂阳,太守赵范就想把寡嫂介绍给赵云为妻妾。等等。
可见,在古代,有时寡妇也是可以嫁人的。不过上述三例都是发生在社会上层。下层大概不会这么随便。
如果社会下层,那些战死者的妻子也能改嫁,就好了。不过在这方面本人无所知,不便妄说。
在古代,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中,往往会出现十几到几十万人规模的大型战役,在战争中难免伤亡,每战死一位士兵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失去了儿子或者丈夫。
那么,战争中丈夫若战死沙场,剩妻子一个人在家该怎么办呢?
史书中有记载:越王勾践在攻打吴国的时候,把那些战死士兵的妻子全部带到山上,让军中将士看到女人激发斗志,并在战斗结束后,这些女人都会用来犒赏给士兵。
而这一次***,著名近代史学者李敖在一本书中揭露过,是历史上最早把妓女列入编制的记载,从汉朝开始纷纷相仿,设立军妓。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能够慰籍士兵,而且能够让士兵在打仗的时候更加勇猛。
这些军妓全部都是战死士兵的妻子,不管是自己这一方面还是对方,只要在战场上死亡的士兵有妻子,都会被带到军营中,变成军妓。身为军妓,是非常悲惨的。在进入军营中的那一刻起,命运就不再属于她们。
在晚上除了供人消遣,白天还要在军队中当杂役,成为军队后勤的一部分。真是被人卖了都要给人数钱。本来自己的丈夫在战场上战死,已经够可怜了,没有想到等待她们的命运竟是如此。
摆在这些军妓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就是在军营中受尽屈辱被杀,第二条路就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军营里,然后在边关老死。
在古代,丈夫若战死沙场,作为妻子来说,她的选择其实是不多的。
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可能:
第一,再嫁。
不要以为古代人都是贞洁烈妇,其实再嫁的情形也不少。尤其在宋朝以前,女性再嫁之风是很正常的,一点也不伤风败俗。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再嫁的情况仍然存在。尤其是普通人家的女性,失去丈夫就意味着失去收入来源和经济支柱,如果再有孩子,那就肯定没法活下去了,所以再嫁也是无奈之举。
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尤其是穷人家,更是如此。理由跟再嫁一致,就是没钱,穷,但这类女人又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再嫁,比如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奉养,无法抽身改嫁,那该怎么办呢?所以就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出卖色相或身体,和其他男人保持不正当关系,以换取经济上的支持。
第三,守节。
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因为经由宋明理学的发展,导致守节成为女性主流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对于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一般都会让丧夫的女子继续居家守节,侍奉公婆,除了没有丈夫的陪伴,其余与平常无异。当然,普通家庭的女性也有不少甘愿守节的,虽然经济条件艰苦,但女性依然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去奉养老人,教育儿女,维持生计。
古代丈夫若战死沙,她的妻子有四种选择:
古代男子当兵一般是贫民百姓出身,除非立了战功晋升为将,全家改变命运,但这种情况是少数。
古代战事频繁,仅仅隋朝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处于战争动荡之中,战乱持续400余年,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无数男子战死沙场。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儿长失去父亲,多少老人失去儿子,带来的是千千万万个破碎的家庭。
战乱时期丈夫战死沙场,许多妻子无依无靠,失去了依靠,失去了希望,加之生活贫苦,生不如死,***往往是她们摆脱绝望的最好选择。如果女人也处在战事之中这样的结局当然是浩然气节的表现。
南宋末期,在元军的围困下退守福建崖山一带的南宋小朝廷在丞相陆秀夫的率领下,十几万军民英勇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身陷绝境。最后宰相陆秀夫抱着7岁的小皇帝赵昺首先投海自沉,一班文臣武将也纷蹈海自尽,跟随的十几万男女老少前仆后继,一道赴海殉国。崖山海面十几万尸体浮现,山河失色,天地为之哀吟!
史载,清初,清***颁布《剃发令》,“留发不留头”。惟有江苏江阴一个小县城20余万人拒不执行。清军率军攻打县诚,全城军民奋起抗争,历时81天,外无救兵,内无粮食,城破男人全部战死,女人跟着殉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篇章!
应该说,现在女人不管是丈夫从军死亡还是其它原因故去都可以改嫁,这是受法律保护的。
但是,古时候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
汉朝时有“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的说法
关于妇女守节发端于宋,盛行于明清。程朱理学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一而终”的贞节观,为妇女婚姻自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譬如徽州一带贞洁牌坊群,就是明清二朝无数妇女守节死亡的证据。
老婆刚过世的男人叫什么?
老婆去世之后,丈夫还存活于世的群体统称为鳏(guān)夫。这个称呼来源是《礼记·王制篇》,“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