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宫宴夜的文案?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座愁。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
李煜一首《玉楼春》写尽宫廷夜宴,表达内心对后宫佳丽的欢喜之情:瞬间渲染出夜宴的奢华豪丽。“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丽人行舞蹈报幕词?
三月成都花如锦,春风无边丽人行
步碾芳尘胭脂新,轻点彩鸢天际影
舞者的舞姿将汉唐风情演绎到极致,举手投足间将人带回***让人惊叹那时的金碧辉煌在汉唐经典舞姿之中婉转回身,丹蔻微点,花开一笑,雍容的博袖华服翩翩舞动,让人感受到了皇室的富丽堂皇。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次《丽人行》
古诗中有哪些描写桃花的好诗?
【作者】崔护 【朝代】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相对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伟刘禹锡而言,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庆幸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小诗人,写了一首诗,让他的名字和前面几位一样,得以流传千古。桃花美,人也美,桃花映人,人映桃花,那就是一副绝美的画面。可惜的是,桃花依旧在,人面何处寻,让人读罢多些遗憾与惆怅。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谢邀,由于本人读书少,没有读过古人的桃花诗句,但是自已也喜爱诗作,只会写一点肤浅文章,今天借此平台写一首咏桃花的诗,写的不好望批评指正。
(七律 桃园春光)
三月春光暖日浓,
桃开放蕊满枝红。
蜂飞蝶舞***里,
鸟语花香醉意中。
墨客挥毫寻雅韵,
游人赏景赞奇芳。
林园璀璨难观尽,
怎写此刻同。
在中国古诗中,“桃花”经常入诗,也出现很多关于“桃花”的名诗名句,比如以下这六首古诗词:
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有一首诗非常有名,叫《桃夭》,收入《国风·周南》,即便是对《诗经》不熟悉的朋友,相信也是听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这首诗通过“桃花”起兴,描写了一位美丽的新娘,让人读时如见其人。
其诗如下:
二、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很是妖艳,诗人也常以桃花比喻一位女子之美,唐代的崔护就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名诗《题都城南庄》,回忆去年春日与桃花一样娇艳的美人,感伤美好不能挽留。
其诗如下:
说到桃花,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些词汇,比如桃花缘、桃花劫、犯桃花、水性杨花之类的,既有褒义词也有贬意词。原因是什么呢?这完全得益于古人对“桃花”的种种描写,在古典诗歌中桃花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花,而是有了生命有了色彩有了感情,变成了一种文人墨客喜欢***用的“诗歌意象”。趁着春光无限好,我们不妨走进那些诗歌,去重温那些让人心醉又心碎的桃花诗。
第一首,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首有痛感的诗
崔护,唐朝人,相之于李白、杜甫,他的名气小很多,但并不影响他的这首桃花诗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这首诗成就了崔护诗歌之名,让他名垂千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崔护那一年进京赶考,闲暇时来到城南桃花乡,因口渴难耐敲开了一所村舍的门。从而看到了门内一张让人过目难忘的脸。现如今我们叫“一见钟情”。两人一见倾心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待到第二年又到桃花盛开时,崔护金榜题名后再次来到桃花乡找寻那位女子,却被告知女子因思念崔护过度而死去。崔护于是抱着女子的寒体痛哭流涕,结果奇迹般的发生了,女子醒了过来。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我们觉得太过玄幻,感觉有编造的成份,但放在古代他却表达了人们对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的心里期待。那么,这首诗是因故事而出名,还是因诗句本身出彩而出名,也许兼而有之。但我更欣赏诗句本身,我相信这首诗即使没有这个动人故事,它仍然会千古留名。因为它写出了“人面桃花美”,但转眼就“物是人已非”的生命体验。每个人都有这种人命体验,崔护一句诗切中要害,点到了“伤怀”人的心坎上,让人心隐隐作痛。
第二首,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首有哲理的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有学者研究大林寺的桃花为什么晚开,考证出白居易写此诗的地点在庐山。因海拔和气候的原因,才导致了桃花晚开。而我更喜欢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首诗。它表面上在写桃花,实则在写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春天”也会有早有晚,有些人少年得志,而有些人大器晚成。这首诗在告诫我们,人生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不骄不馁,始终以一种恬淡平和的心态去认识自己,对待自己,从从容容去走好每一步的人生路。毕竟,无论桃花早开还是晚开,到最后,不过是“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的结局。此诗如果没有后面两句,含义更加积极向上,更符合现代人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思想。
第三首,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一首有色彩的诗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如今若将桃花一词用来形容女子,多半会被认为此女子作风轻浮,有水性杨花之嫌。原来一代大诗人杜甫呈如此形容过桃花。“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柳絮是颠狂的,风往哪边吹,它就往哪边去,毫无主观定力;桃花是轻薄的,风一吹就落到水面上,随水而去,连停留片刻的意思也没有,看是有情却无情。现代另有一个词叫“随波逐流”,很好地贴合了杜甫这首诗表达的意思。如果桃花有认识,也许会责怪杜甫,“谁叫你把我写那样,我不过是一种平凡而普通的花而已,跟世间别的花朵并无不同”。当然这只是玩笑话,桃花并无认知,其他花也没有,它所承载的精神与品格完全是被动的、人为的,这与桃花无关。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偏偏选了桃花来表达轻薄,为什么不是菊花、桂花、喇叭花?也许因为桃花开得最早,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桃花便先于其它花开了,而且往往开得满山满坡,开得轰轰烈烈,它开得不够矜持,以至于当它零落的时候,呈现出一派“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的情景,让诗人们产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