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欢读孔子的吗?论语中推崇的“中庸之道”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呲牙]
——纪念孔子诞辰2571年
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就是说没有孔子的儒家思想,人们还在蒙昧黑暗中摸索!
我曾于十多年前去曲阜拜谒孔林,在孔子墓前见到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座墓碑。大成者是说孔子的著作很多,至圣是说他的人品极高,文宣是说他传播文化,创办学校讲学,王者是对他最高的赞誉!
当时恰逢来自台湾的孔姓家族前来祭祖,那场景非常虔诚,顶礼膜拜令人动容!
孔子的头型也与众不同,称之为反宇——头顶是凹的,我想这也就是他能海纳百川的缘故吧!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的著作,他也是孟子的老师。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讲实事求是,不偏不倚。讲公平正义,不***。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呢?
1.看问题时,要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只有全地看问题,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至于被"浮云遮望眼"。
2.处理问题时,要站在"中"字立场上,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因私情而偏向,不因私利而枉法。要一身正气,摆事实,***律,讲道理,以理服人,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
谢谢您的邀请;答:其实在这里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会做人和处事的道理,方圆并用,就是其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是现在全世界最重视的合理主义,中庸之道就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个人认为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观点很点型的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是最宽容的,这种传统的形成就是直接受蚁益于孔子的这一重要思想,以至于后来的传教士初到中国时都为中国人对于不同宗教的包容性而震撼!在其他民族生活中,宗教都具有重要甚这至于高无上的地位,只有中国成了例外,
日常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日常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度刻苦勤奋,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 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如何才能走日常生活里实践“中庸之道”,有四点意见:
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生活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是待人要厚道,第四:物不要太荣,生活中够用就好,不要太豪华!
总结起来就是这样四句:
做事不要太苦
享欲不要太乐,
待人不要太苛
用物不要太荣!
我是小楼,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古往今来,中庸之道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它已经存在了将近5000年。对待传统精华我们要***取一种拿来主义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不说它的糟粕是什么,精华部分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那么什么是中庸之道呢?中庸之道首先是良好地协调关系和掌握;第二,寻求平衡发展;第三,打一场确定的战役。主要思想是教育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并将自己养成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中庸之道有三大原则: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诚与宽容,三是真诚。
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孔子的中庸学说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之间找一个中点或度,也就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点。提倡中庸之道就是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以促进事物从数量变化到质变的转变,并促进事物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该推广中庸之道。它能促进更好地发展。我们不反对创新。创新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另外的方式之一,两者不冲突。有时它们甚至是兼容的。
首先,从社会角度出发,我们提倡它具有历史渊源。历史经验证明。抗战时期实行国共合作,而不是各个独自御敌,是中庸之道,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庸之道,今天,我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这更是中庸之道,这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如何寻求和平是有些人费尽脑筋的事情。倡导“中庸之道”无疑将给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维护和平,建立和谐社会,和平崛起和寻求平衡发展的好方法。
其次,从心态上讲,由于繁忙的都市生活,大多数人养成了争权夺利的习惯。人际关系正在恶化。中庸之道可以客观,有效,平衡地处理各种情况。它使人们能够以中立和客观的方式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正确而适当的决定。中庸之道使我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力量并三思而后行,然后能冷静地处理问题,而不是感情用事。
简而言之,中庸之道是客观的、合理的更是一种境界。弘扬中庸之道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手段之一,有利于个人,国家和世界。社会中的矛盾始终存在。我们想要的是解决和减轻冲突,而不是加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