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真的是主帅冲在前面最先上吗?
只有电视剧看的太多的人才会相信每次打仗主帅冲锋在前。
千军一得、一将难求!别说主帅,就是前排的士兵冲锋在前,基本也死翘翘了。将军要做的是找个安全的地方坐阵指挥!
但是部队当中存在一些低级军官是会带兵冲锋在前的,因为士兵打仗需要士气、需要监督和激励士兵,主帅因为职能所在不可能冲锋陷阵,所以这些低级军官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如果在古代战场上真的看到了一军主帅,自己拿把大刀上阵杀敌,那只有一种情况,一种是战争已经到了生死阶段,必须拼死一战。
引言:
古代打仗主帅肯定不是冲在最前方的。如果主帅在队伍最前方,那么敌军一次冲锋主帅牺牲率是非常的高,一旦主帅被杀那么这场战争还怎么打。
古代战场上都会有中军大账,这中军大账就是打仗时一方主帅所处的位置,关于战场上的命令都是由这里发出去的。大军主帅是一场战役的指挥者,如果指挥者擅离职守带士兵在前方厮杀,一旦出现突***况谁来指挥军队、谁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主帅率军冲锋,敌军一轮流矢就足以杀死主帅了,主帅在刚刚开战就被杀了那么这场战争岂不是要输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依据这句话主帅也不会被摆在最容易被击杀的阵前。
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两军主帅、武将在阵前对阵,都是为了博取我们的眼球而虚构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三国时期的历史,那么我就用《三国志》中的例子来佐证一下主帅在战场上处于的位置。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站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摘自《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旗帜和伞盖,挥刀催马冲入万军之中斩颜良首级回来。这段话可以体现主帅不在阵前的佐证:
第一点,麾盖也就是旗帜和伞盖,帅旗不用解释。但是伞盖却是佐证,伞盖是给主帅遮阳用的,如果作为主帅的颜良不是长期处于安全的位置不会使用伞盖的。
第二点,关羽是冲入万军之中斩的颜良首级。那么这句万军之中就是佐证,说明颜良当时处于的位置不是部队最前沿,而是自己大军的内部。
我觉得不是, 不要相信电视剧,电视剧里的将军都有主角光环,不会死,真实的战场谁给你主角光环,冲进去容易,冲出来就难了。
大多数时候主帅统领全军不能亲自上阵,而且指挥中心要严防死守,一旦指挥中枢被敌人打破,主帅战死或被俘全军立即失去指挥,基本对方就可以宣告胜利了,
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当什么职行什么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么难求的一将直接冲进去就死翘翘了,岂不是可惜,主帅之下还有别的副将等等将领,可以带兵冲锋上阵杀敌。
尤其大规模战争,靠的不是主帅单挑能力多强,而是靠战术行军布阵,人员多少决定胜负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除非有些武将对于砍人有执着爱好,也是有冲在前面的,比如努尔哈赤在势力不大时,有一次带了八十人对上了八百人,就亲自做死士带头进攻了。还有比如唐将李嗣业,打逆风仗时经常带头冲锋以激励士气。在已经担任骠骑大将军四镇兵马使后,平叛时依然执刀先行,连砍死几十人,挽救了局势。还有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武艺高强,擅长冲阵。当然这毕竟都是少数
所谓擒贼先擒王,不用你冲锋敌人都在对你虎视眈眈。没了主帅剩下的都是一盘散沙,基本就输了 。
古代打仗主帅不可能冲在前面最先上。
因为那样做太危险,主帅一死,群龙无首,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主帅通常置于后面,由亲军保护,主帅死,说明亲军保护不力,全部要被斩首,因此亲军誓死保护主帅。
主帅身后有一群旗牌官,主帅的命令通过旗牌官用旗语向全军传达,士兵平时训练就是要熟悉阵法,根据旗语变阵。击鼓进兵,鸣金收兵。这都是士兵的基本常识。
主帅根据地形、兵种以及敌我力量对比,适时调整阵法。
有时受地形限制,一万大军只有两千士兵接敌互砍,而后面八千士兵只能观战,主帅要每隔一个时辰变阵,让前排士兵退后,后排士兵上前杀敌。也就是让前排士兵得到休息,否则,士兵对砍超过一个时辰,即使没有被砍死,胳膊也废了,这样的主帅容易遭到己方士兵的暗箭。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国人都以为两军对阵,主帅或主将跃马上前与敌将单挑。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其实很少发生。
🔴马致远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它说的是征集成千的士兵很容易,但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形容良才难得!
将军是高级军事将领,是军队中的最高层阶级,即高级武官。
士兵军队中的基本战斗成员,与军官区别开。
孙子说,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军不仅要攻城掠地,征战沙场。更要面对官场的血雨腥风。将帅不仅要在战场上能够击败敌人,还要学会应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
带兵打仗,第一点要精通兵法,第二点要多参加实践,第三你要勇敢,第四你要有更多或者最多的战胜经验,否则无法服众。
除此之外,还要会鉴别士兵、鼓励士兵、激励士兵。也就是管理。
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也没有轻轻松松就可以当成将军的,人家都是付出了更多的精力,贡献,智慧。
古时候打仗,将军会像电视剧一样冲在最前面吗?
在远古,冷兵器时代,作战靠的是兵多、将广。但是,主要的一点,,不容小视:那就是主帅的能力。
秦王朝时期,将军蒙恬与敌交锋,身先冲杀,兵、将岂不也添了许多勇气。推翻秦王朝的主要首领:项羽,更是每仗冲锋在前,神勇无比。
相比之下,韩信用兵则是计谋在先,自己稳坐帅帐之中,减少自身的危险。
三国时的曹操,虽亲临战前,亲自与敌交锋却少之又少。
宋太祖赵匡胤 ,也是出名的武将,征战南北,与敌拼杀也在前头。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还有很多将、帅故事,打仗时是否真的冲锋前,完全取决于自身。
现代战场上的白刃战,敢死队或许是是有低级军官率领的,但是“将军”这个位置的可也不会有人让他去哈。不然现代特种部队也不用搞什么“斩首行动了”,直接炮火瞄准冲的最前的敢死队就行了呗!所以,任何时候,将军都是重重保护的对象,不会让其冲锋陷阵的。而且有冲锋战的,一般都是野战。
那一般野战时将军在哪呢?
秦朝之前的人,尤其是春秋之前的打仗都特别有意思,除了约定好打仗的时间和地点,还要配置好作战工具——战车。“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这个乘指的就是战车。形容国家实力就是比战车的数量。战车上的配置是三个人,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当狙击手,一个人负责近战。
打仗更应该叫打群架,因为他们还会约定好给战车留下空隙,这个空隙是为了给对方的战车在交战中合适的通道,然后双方在战车往来的过程中进行拼杀,不然都打不起来。关于左传中的战争场面描写如下:
这个时候的领军的将军一般都比较轻松,站在一个大旗下,有很多人保护他,但也有可能会被流箭无伤,虽然也可能会恐惧,但是要装出一副极为郑重和无畏的表情,表明与前方卖命的将士们同在!然后依靠旗兵挥旗发号施令。其实这种战争大多是那种低生产力下的部落冲突。没什么章法和谋略,就是比人多和拳头大。然后点到为止,大家输了也很光明正大,绝不会偷袭。
其实从战国开始,慢慢的战争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是人类进化了,智商变高了,又或者是生产力提高了,文明程度的强化使得战争谋略频出。著名的兵法大家孙武、孙膑纷纷声名鹊起,战争理论开始出现和不断完善。但是在野战中,对于主将的保护并没有弱化,反而更是大大加强了对主将防御力量。作为将领,一般都是安坐中军,以其为中心,四面厚厚的保护部队。
汉朝以后,很多保护主将的部队都体系化制度化,有了专有***,跟今天的警卫部队差不多。专门挑那些武艺高强,忠心耿耿的士兵贴身护卫,张飞的叫燕云十八骑,刘备有白耳兵,曹操有虎贲卫。在指挥战争中,一般不会出现身先士卒的情况,更多是摆在显眼的位置重兵保护,一来居中调度,二来稳定军心。
是不是绝对没有将军冲锋在前呢?也不是绝对。像有些天赋异禀的将军,那真的是在战争中身先士卒的。比如说项羽,这种力能扛鼎的大哥,万人敌的人物,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冲锋毫无问题,谁见了都怕,而且这种人见了战场仿佛就是老虎下山见了猎物一样,勇不可当,而且不怕死的他们你也拦不住啊。冷兵器时代打仗,有这样的统帅,在气势上面实在是让军心极为振奋,比对方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在那场名震军事史的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本身就是项羽身先士卒,勇不可当的明证。而深陷垓下之围的项羽更是形象的展现万人敌魄力,史载:
类似于项羽这样的军神,只要他想打,基本没有可以抵挡他的。历史上在三国时期,也有很多类似身先士卒的将领,除了自信自己的技击本领外,还有鼓舞士气,在气势上营造一种哀兵必胜的氛围。
所以,一般来说,不论古代近代,身先士卒的主帅一般在历史上极少数,作为军事主官一般都是被重重保护的,而在著名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个铁头娃,当了师长还要组织敢死队突击队自己当队长,实则是更好的反映了“主帅身先士卒”更多是一种文学艺术上的渲染,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