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参加社团有必要吗?
每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面临加入学校社团的困惑,要不要进入社团?要不要进入学生会?什么时候退出加入几个算合理?
所以我想提一些建议:
1.你要进社团,因为那里可能有你的挚友,现在这个时代成为好朋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和他共同做一件事情。社团里的朋友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共同的目标,很容易共同去做点什么,而这种共力,很快能拉近彼此的关系。
2.学会合作是人生的必修课。
在你工作之后不仅要学会单打独斗,更要学会合作,你要学会发挥你的强项同时善于用别人的强项来弥补自己的弱项。
3.社团,学生会是打通校内校外***的方式。
比如说辩论与口才社团,可能每年有的省份会举行辩论比赛,而你可以代表你的学校参加,这是个很不错的荣誉。
4.你要敢于竞选骨干。
从金字塔的顶端看到的世界和从底部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都应该尝试往上爬,毕竟不逼自己一把,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领导能力。而有领导能力也是需要很多特质的:比如,演讲能力,有担当的个性,平易近人的性格,突发***的决策能力,这些你都需要用4年的时间去学习。
近年来,高校社团蓬勃发现成效喜人,这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很多方面都大有裨益。
我们都知道,国内高校课程较少,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常言说的好:人无压力轻飘飘!因整天感觉“没事干”而荒废了大好时光的高校学生可以说并不少。形式不一的校园社团,可以让学生“心有所依”,不但可以在社团里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而且还能在此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尽情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大学生毕业后就将走上社会。社会毕竟不同于学校,人际交往、处事能力等诸多方面对初涉社会的学生都是不小的考验。高校社团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无异于提前适应了社会,这对个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帮助。
如果时间允许,本人又有跃跃欲试的意愿,高校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社团这一平台好好锻炼一下自己。
在大学阶段,我也参加过社团,我个人觉得有必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社团是一个独立的团体,都由各个部处构成。加入社团,能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策划等能力。
第二,社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与社会打交道。我们可以借助社团拉赞助的机会,增强自己的演讲能力。
综上,加入社团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有必要加入。
我20年前在校期间,作为学生干部,被团中央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直到现在,团中央网站上还有我的名字,附图),这也是截止目前,我获得的最高级别的荣誉,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奖项。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在校期间参与社团活动而得到的实践和锻炼。因此,从我自身感受和收获来看,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获得锻炼,无论从个人成长角度还是专业发展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参加学生社团获得的不仅仅是锻炼,更能够使你的专业能力获得提升。我学的是文秘专业,上学期间我参加的社团就是新闻通讯社和校广播站,并且从二年级开始就担任了广播站站长。在这期间,我一边写稿件,一边还要修改每天同学们投来的大量稿件,自己在获得写作锻炼的同时,也阅读了不少的优秀文章,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飞速提升。在校期间,我先后在国家和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类稿件500余篇,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其次,参加社团活动会占用你一定的时间,但是它同样会教会你如何更好地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学校的社团活动比较多,时间一般安排的会比较紧凑,这就要求自己一定要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并且要做到合理的规划。我当时负责的事务比较多,每天广播站的三次播音必须要进行稿件审查和播音质量的监控,为节约时间,我一般会利用去食堂的路上或课间时间,抓紧时间把当天乃至第二天的稿件审阅完毕,播音质量的把控则是在播音期间找到一个能够听到的地方,一边干别的事情,一边收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时间的合理规划和把控,这些习惯一直到现在我都还在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