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样板戏是哪几个?
众所周知,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八个样板戏”的说法就跟这套文5邮票有关。
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八个样板戏同时在北京上演,对样板戏的宣传登峰造极。
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中,这八个样板戏分别为:《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的数量正是在这一时期被确认为“八个”的。
特别是1968年文5《***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的发行,新华社在2月2日配发了一篇报道,副标题是“邮电部为八个革命样板戏的诞生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八个样板戏”的说法已经很明确了。
样板戏是指"***"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
八大样板戏分别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龙江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虽然样板戏红极一时,倍受推崇,人们却普遍不知道它实际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因为,"八个样板戏"和"八大样板戏"等词,甚至比"样板戏"一词更加流行。
郭德纲的表演与主流相声界的表演有何区别?
早期的草根郭德纲确实不被主流相声界承认,但是对于今天的明星郭德纲,主流相声界很愿意承认。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种议论话题出现?因为今天的郭德纲不需要别人的承认。
郭德纲的早期创业很艰难,没钱没人没地位,同时由于行业的不景气,当时的“北京相声大会”很难请到有实力的演员参演。张文顺就出主意,与其花钱请人不如花钱培养人,所以“北京相声大会”也更名“德云社”,开始了“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人才培育。
但是北京的曲艺市场就这么大,张三多吃一口就意味着李四少吃一口,所以北京曲艺界对德云社的态度就是围剿分化。外部***用围剿,拉低市场的票价,增加班社经营难度;内部***取分化,将你培训好的人才撬走。于是只要退出德云社的人才,马上就会被组织认可,评级頒证不亦乐乎。
德云社经历风波不断,郭德纲也是话题负面缠身,经过了二十年辛苦经营,德云社已经成为行业翘楚。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德云社就代表着相声,再进行打压已经没任何必要,所以准备安抚招安,主流相声界也尝试伸出橄榄枝希望修好。
去年德云社做了日本相声商演以纪念中日邦交55周年,日本邮政还出了德云社主题的纪念邮票。有曲协领导看中了其中的政治利益,托人给郭德纲带话,希望德云社能宣传此次商演是由曲协促成,愿意另派老艺术家站台助威,而且还许诺郭德纲一个名誉***的职位。但是郭德纲拒绝了,并且声明自己只是民间普通艺人,高攀不起……。
所以说,以郭德纲这样的性格不被排挤才是奇怪的事,更何况他已经过了需要别人认可的境界。
第二个问题,他和主流相声界有什么区别?
其实很简单,德云社是以现场表演为目的的相声;而主流相声界是以上电视节目为目的的相声。
电视相声是主流吗?一百年前有电视吗?相声本来就是存在扵民间基层的***,你非要说是如何高雅,不俗,岂不是搞笑?每一个从基层打拼上来的人一旦富了、贵了,就打算美化自己过去的出身寒微,这不是高雅人的气度,反而是一种自卑感作祟!现在你说相声要反三俗,要高雅、要教化万民,我只想反问一句:你凭什么?你有什么能力教化百姓?凭良心说,我们看过主流和非主流相声的水平,你们主流派侭是一些滥芋充数之徒,文化水平比非主流的郭德纲的差距真是不可计数!算了吧,以你们的文化水平能有如今的地位应该是暗自窃喜了,就别以为自己是官大学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