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科普一下量子力学产生的背景吗?
「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在确立了原子论之后,人们一直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认为,原子的结构如同一个星系,中间是原子核,带有正电;而周围是电子,带有负电。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靠离心力维持轨道。
看起来很有道理是不是?
然而这个模型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它不稳定。
根据电动力学,带电物质在速度发生改变的时候,会向外辐射电磁波,从而损失自身的能量。在卢瑟福的模型中,电子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自己的方向,从而会向外辐射电磁波,损失自身的速度,最终会落入原子核中。
这样的结构当然是不稳定的,而现实中的原子又是极为稳定的。
从而,玻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理论。认为并非所有轨道都可以存在,只有那些角动量是一个特定值的整数倍的轨道才可以存在。玻尔的工作解决了原子核不稳定的问题,也解决了氢原子光谱离散的问题。
后面的发展,则要靠黑体辐射。所谓黑体辐射,就是在研究物体因自身温度而产生额辐射。我们看到的太阳光、烧红的铁块发出的光,都是黑体辐射。以前,人们觉得能量是连续的,那时人们很难理解黑体辐射,要么在红外波段与实验不符;要么在紫外波段与实验不符。然后,普朗克出现了,他提出能量是分立的,建立了普朗克黑体辐射模型,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量子力学的产生背景,是由于十九世纪末产生的一些新的物理现象,这些新的物理现象是经典物理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比较重要的新物理现象是,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现象。
下面主要说说黑体辐射现象,是怎样使普朗克引进了量子概念的。
黑体辐射问题,所研究的是辐射与周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能量分布。一般而言,所有物体都会发射出热辐射,这种辐射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对于外来的辐射,物体有反射和吸收作用。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全部吸收而不反射投射于其上的辐射就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在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时,维恩由热力学的讨论得出的公式,只在辐射频率较高(波长较短)时与实验相符合,而在频率较低时与实验不符;瑞利与金斯根据经典电动力学得出的公式,则只在辐射频率较低(波长较大)时与实验符合,而在频率较高时与实验不符。这导致经典物理理论在解释黑体辐射现象上遇到了困难。
为了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与1900年引进了量子概念。为了推导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把黑体看作是由带电的谐振子所组成的,并***设这些谐振子的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一些分立值,它们是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这些分立的能量值称为谐振子的能级。显然,这样的***设是与经典物理相抵触的,因为根据经典物理,振子可能具有的能量不应受任何限制;而普朗克正是在经典物理理论中引进了这样一个***设后,才得出了黑体辐射的正确公式。
所以,一般公认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而引进了量子概念,是量子力学产生的开端。此后,为了解决光电效应问题,爱因斯坦引进了光量子概念,并以新概念为基础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因此也被公认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答:量子力学的背景,要从光的发展史说起。
在《圣经》中有这么一段话。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样的一句简单语言,就把光的来源问题解决了,然而,古希腊人并不怎么认为。
他们觉得,光应该向水流那样,从人的眼睛里射出来,然后我们才看到东西,这样的解释有局限性。
一直到了毕达哥拉斯时代,才有了一个正确的解释,说光是由光源发出来,碰上物体再进入人的眼睛,这样我们就看见了物体。
这个解释已经很接近事实了,但其中一些问题,还是无法解释,例如光有速度吗?光有温度吗?光有大小吗?
这样,在长期的争论当中,出现了两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