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舞基本原则?
形神劲律:形是指外在的动作包括姿态和动作连接的路线,神是神韵心意,起支配作用。劲指力包括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即动作本身的运作规律。同时要做到: 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力与形合。
律舞的意思?
意思有韵律的舞蹈。
“律”字基本含义为法则,规章,如纪律、法律;引申含义为旧诗的一种体裁,如律诗。在日常使用中,“律”常作动词,表示约束,如律己。
“舞”字基本含义为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如舞蹈;引申含义为耍弄,如舞弊。在日常使用中,“舞”多用作动词,表示戏弄,如舞旋(耍弄;折腾)。
东北秧歌的舞律特点九字?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及泼辣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是热烈、火爆、诙谐等。东北秧歌舞动的时候带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动作既艮又俏,既稳又浪,舞动的时候充满了力度,东北秧歌主要分为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三种,它们分别在东北不同区域广为流传。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东北秧歌在舞蹈韵律上具有“稳中浪”的特色,舞动起来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极为符合民间舞蹈中具有北方特色的舞蹈。东北秧歌动作既艮又俏,既稳又浪,刚柔并济,充满了力度。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有三种,分别是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大鼓秧歌在东北秧歌中流传最广, 在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域等地极受欢迎;小鼓秧歌又分为“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在表演的时候需要脚踩一尺六寸左右的木质跷腿,主要以妖股和手锣伴奏,这也是它和大鼓秧歌的主要区别。
东北秧歌的舞律特点可以用九个字概括:
1. 精神饱满: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力度强,旋转多,表现出舞者的精神饱满和活力。
2. 独特多样:东北秧歌舞蹈形式多样,有拉秧歌、跳秧歌、打秧歌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独特的舞蹈特点。
3. 舞步舒展:舞蹈动作中的舞步舒展,特别是上身和下身的配合,使整个舞蹈显得流畅而韵律感强。
4. 手眼身融合:东北秧歌注重手的表演,手部动作多为流畅的弧线和扭转动作,配合眼神和身体动作,塑造出生动、形象的舞蹈形态。
5. 声乐激昂:舞蹈伴随着激昂的歌声,歌声高亢激昂,节奏鲜明,与舞蹈动作相互呼应,增强了整个表演的气势。
6. 地方特色:东北秧歌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每个地区的表演形式和舞蹈动作都有所不同,展现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
7. 团队协作:东北秧歌常以团队形式表演,舞蹈动作需要舞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默契,展示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8. 民俗情调:东北秧歌舞蹈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情调,舞蹈动作和表演内容常常与农耕、劳作、祈福等民间传统有关。
9. 寓意深远:东北秧歌舞蹈中融入了丰富的象征和寓意,舞者通过舞蹈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的崇尚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