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舞的出路?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古典舞进入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繁荣期。在“身韵”理论指导下,东西方文艺思潮的触发下,当代审美意识的影响下,中国古典舞创作思路大开,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舞蹈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于舞坛,大型舞剧、舞蹈小品均有不凡力作,更令人感叹的是,这些舞蹈均深深浸透着中国魂,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
中国有哪些优秀的古典舞剧?
千古绝唱唱千古,中国优秀的古典舞剧过去不少,如今的也很多。经典剧目,场面宏大,再现历史情景,很值得一看,在能使人赏心悦目中,了解历史的重要情节。
我所看过本世纪的古典舞剧,有西安***芙蓉园的《梦回***》,杭州宋城的《千年等一回》,临潼华清宫的《长恨歌》,汉中兴元湖的《天汉***》,都非常美,诗情画意,动人心弦,艺术水平都很高!
西安的《梦回***》,再现***盛世气象。唐太宗兴唐,开疆拓土,“贞观之治”,唐玄宗“***盛世”,经济繁荣,天下安居乐业,诗酒歌舞,万邦来朝的场面,令人神往!
杭州的《千年等一回》,主要展示南宋的社会风情。虽然场面不大,但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的片断,依然动人心弦,令人缠绵悱恻!
临潼的《长恨歌》,再现“***盛世”,及盛世的悲剧结局。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悲剧动人心魄,“安史之乱”的场景,令人发指,“长恨歌”使人反思历史。
汉中的《天汉***》,再现汉王朝勃兴的场景。风云际会,大汉帝国崛起,安社稷,征匈奴。辞别父母妻子,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灵魂相偕,阵守边关,光耀万里河山,那种壮烈的情景,令人血沸情驰……
舞剧《粉墨春秋》是一部以中国古典舞为主要表演风格,借鉴中国戏曲及山西地方戏曲的诸多表演形式,用现代思维和视角,表现人性、人情、人理,挖掘人的本质和中国戏曲所具有的内涵与魅力,风格独特、色彩艳丽、情感浓郁、哲理深刻的大型原创古典舞剧。
中国的古典舞剧太多了,如繁星伴月,数不剩数。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以下作品。《千手观音》《小刀会》《水月洛神》《粉墨春秋》《丝路花语》《文成公主》《昭君出塞》《贵妃醉酒》等等。最喜爱《丝路花雨》和
《粉墨春秋》,无论是从人物,音乐,舞台背景,和作者创作手法,都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中国优秀古典舞剧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赵氏孤儿》、《孔子》、《大梦敦煌》、《铜雀伎》、《奔月》、《宝莲灯》、《小刀会》、《伯牙绝弦》、《粉墨春秋》等。
集历代之光华,于汉唐兴盛的中国古典舞,为何消失?
中国的主流传统舞蹈是什么?看惯了街上着汉服出行的少年的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回答道,当然是古典舞了。然而事实远比想象中滑稽,中国的主流传统舞蹈第一是芭蕾,第二才是古典舞。中国有中央芭蕾舞团,却没有中央古典舞团。因此有人说中国古典舞已经失传了,但中国古典舞真的失传了吗?
中国古典舞确实已经失传了,因为中国是没有垂直传承的古典舞的。现今的中国古典舞虽然也称作古典舞,但事实上是一种“新古典舞”,它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的新古典舞,是50年代舞蹈工作者根据传统审美,从戏曲和武术中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进行创编的。因此,中国古典舞也被分为了身韵、汉唐和敦煌三个流派。
中国古典舞为何消失?
中国古典舞的失传,约莫有三个原因:首先,中国古典舞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必然会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逐渐趋于失传的。中国古典舞本身的舞蹈场就依附于封建王朝——古典舞是一种高雅艺术,它的归属在宫廷,在宗庙,却绝不会在市井。这样一种与人民自带距离感的舞蹈,是得不到群众支持的。所以当封建王朝覆灭后,宫中的舞女失去了庇护所被迫流落到民间,她们身上所承载的古典舞文化也会随她们的漂泊而渐渐消散。当然,古典舞并非完全湮灭,比如现在凤阳的花鼓舞中就仍保留着古典特色。
其二就是在中国古典舞的延续中存在着大量的的“***晶”现象。“***晶”现象原本是地理学名词,后被应用至古典舞领域。古典舞的“***晶”现象,就是指中国古典舞的符号化外壳岩层和内在结晶体都是重建的,它在身体语言的建设过程中就遭遇社会历史的雨水冲刷(比如***),灌入了从前苏联倾泻而入的芭蕾舞结晶体。“中国古典舞”之所以不算真正的古典舞,就是因为在中国古典舞这块结晶体中,大量存在着从芭蕾舞的“***晶”现象灌注的东西,芭蕾痕迹非常重。所以孙颖老师始终说一句话,如果不打断古典舞的“扁担腿”——就是我们学习自芭蕾的开、绷、直,中国古典舞永远没有办法发展。
其三,中国古典舞缺乏一个整体概念。中国古典舞分为三个流派——身韵、汉唐和敦煌。京昆戏曲创生的“身韵”最早成形,但它能否以古典舞的名义统领大江南北万千素材与题材就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因为它既包括不了闽南“打城戏”的身段,也包括不了山东、河南、四川、陕西汉画像中的“盘鼓舞”。“汉唐”一词也有些笼统,因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的长安“汉舞”与“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长安“唐舞”本非同一,而“唐舞”中又似乎不应把敦煌唐窟的舞蹈排除在外。“敦煌”算是风格划分,但莫高窟早期(北凉、北魏和西魏)以乐伎和金刚为代表的犍陀罗风格与中期(北周、隋)以飞天为代表的中原风格也迥然不同。
中国古典舞的重建
中国古典舞的五大含义?
中国的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 戏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中国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中国文史资料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具体描述。
中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典舞必须学舞剧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典舞必须学舞剧吗的4点解答对[_a***_]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