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龙高喊“要团结”,你怎么看?你觉得还管用吗?
马克龙喊团结,是因为欧盟内部及不团结,欧盟是由法德英三驾马车为首的欧州多国组成的联盟,就连为首的英国都分开单干了,团结能不难吗?,因为各成员国发展水平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国情风土人情都不同,在针对难民问题上就表现出矛盾重重。随着各国民族主义的抬头,欧盟的团结任重而道更远。
马克龙似乎不太了解欧洲人对法国人的了解,具有拉丁人性格的法国人太过于自由,一个强大的军队跟一个民族的特性是有很大关系的。历史上法国军队的成功也局限于热兵器初始,一战以后可以***国可圈可点的战绩真的不多。马可龙的梦想是好的,想让欧洲人自己保卫自己,实话讲真的不可能。欧洲各国经济差别较大,如果组建一支欧洲军队真的能得到全部成员国响应吗?首先东欧国家就很难,他们深知来自俄罗斯威胁光凭欧洲那点本事很难,虽然俄欧军费开支差距很大。其次美国的态度也很明确,欧洲是美国绝对的战略伙伴,缺少了欧洲的帮助,美国在范围内的势力将大打折扣,所以任由欧洲任性美国是不可能的。无论在经济军事欧美自成一体不会改变,谁失去谁都不利,马克龙年轻有胆量,但要实现他认为欧洲在军事上彻底独立肯定行不通。
团结就是力量 可是我们需要 一颗善良的心 对待领导 对待同事 对待家庭 他对世界是 开阔的 高大上的 懂得善待 不同语言 不同肤色的 这么一群人
他不行,他的行为漂浮一会上占特朗普,一会想在中国南亮肌肉。一会又叫欧盟要团结,说听他的,他言不信,行不果。没有号招力,本来做盟各有各的心思德想買普京的低价油,特朗普压,德又怕,法又到处帽泡,那个人听。
团结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根本的问题。共同面对危机,面对利益。德法两国在欧盟中无论是显性还是***中都获得了最大利益。从东欧获取廉价劳动力,再倾销工业产品。东欧几国的工业体系被倾吞,只得提供低价值的农副产品。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必然产生矛盾,英国正在脱欧途中、意大利准备脱欧,说到底就是权力与义务不匹配,面对这些问题不仅是喊口号就可以的。
“五常”里法国最没有存在感,这个大国是如何崛起的?
法国对二战贡献仅仅和加拿大,新西兰等小国相仿甚至还不如,但是地位的获得并不靠印象和荣耀。
英国为了在大陆上保持对苏联甚至德国的牵制,同时以一定的欧洲大陆政策来平衡美国和欧洲的实力对比,发挥英国美国和欧洲之间纽带的作用,必须扶持法国。而在德国战败后,资本主义国家非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只有法国有足够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撑起西欧来对抗苏联,同时法国还有支持非洲不被社会主义侵袭的作用。
美国一直试图把法国当一个战败国对待,为此不惜承认维希******,打压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但后来看到法国的复国在所难免,而如果不支持戴高乐的话,游击队形式的***有控制法国的危险,因此默许了英国对法国的扶持。
另一方面,法国担任常任理事国也有人民情感方面的理由,西方世界已经是安格鲁撒克逊人的天下,法国作为拉丁世界的代表成为常任理事国可以安抚其他欧洲国家。
二战后,随着时局的变迁,法国逐渐走出了阴霾,继而重新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而法国的重新崛起,不仅同战后各大国在欧洲的战略博弈有关,也同法国的自身努力争取有关。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法国政治家们认为,如果再不整顿法国,加强对法国的控制与建设力度,那么法国可能就此跌出一流国家行列。因此,法国高层推行了如下策略。
第一,努力恢复经济,倡导欧洲联合。法国在二战中所遭受的破坏,虽不及德国、英国那样大,但同样也很严重。战后初期,法国高层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倡导国民学习德国的“瓦砾女人”,为重建家园而努力工作。战后最初几年,法国的经济一直在复苏,部分产业也大致恢复到战前水平。同时,1948~1951年,法国共接受了“马歇尔***”27.06亿美元的资金,国内重建工作由此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50年代初期,法国经济已基本恢复至战前水平,从而为其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第二,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巩固国家地位。1945年二战结束时,法国虽然实现了光复,但是只剩下数十万部队,根本无法同苏美抗衡。而后的几年,由于苏美两国的核力量都在不断发展,所以法国同它们的差距更加显著。戴高乐认为,军事力量是***国家存在的重要因素,遂将加强军队建设提上日程。50年代末~60年代初,戴高乐改组***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加大对高科技军事产业的投入。这些措施,极大促进了法国军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