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应试教育和清朝以前的科举考试有何区别?目的是什么?
中国现如今的应试教育大致分为两种:高考等升级考试和公务员考试。而古代的科举考试也分为两个阶段:宋朝以前的科举考试和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下面我针对这四种进行一个大致的比较。
(一)高考等升级考试与科举考试的异同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说高考就是鲤鱼跃龙门,考上的就相当于人生成功了一半,高考的第一名也跟科举一样被称为状元。这两个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但现在的高考等升级考试与宋朝极其以前的相似程度更大一点。因为宋朝极其以前的科举考试还是比较开放的,考试内容较为全面,大致分为诗赋、策论等内容。但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就已经被限制了思想和格式,变成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考试。相反,现如今的高考等升级考试考核内容更加全面,较隋唐宋朝的科举更加完善。
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饱读圣贤书就是为了将来都献给朝廷。也就是说不论哪个时代的科举考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朝廷选拔官员,它是一种狭义上的选拔人才制度,即选官制度;而现代的高考等升级考试是上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通过社会上对于不同行业的人才的需要来开设课程,就是为了给各行各业都提供大量人才,而不是单单为国家选拔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二)公务员考试和科举考试的异同点
上面说了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考试,而现如今的公务员考试也是为国家选拔官员和为事业单位等国家的部门选拔工作人员。在这个方面科举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是相同的,但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在于考核的内容。
科举考试大致有诗赋,时务策,策论等;而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它是根据心理学指定的从多个方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行测中就会考察你各个方面的知识量,有数学、历史、政治、经济、统计、逻辑判断等等,考察十分全面;而科举考试的诗赋等只单单考察了文学方面的能力。再来看看策论和申论,科举的策论就是针对当时国家政事上的一个问题,让考生各抒己见,洋洋洒洒写一篇自己的看法,比较空泛题材太过于抽象且笼统。相反公务员中的申论是从政策执行的细枝末节着手,让考生从细微中激发自己的政治素养,能落到实处。这就是科举考试与公务员考试最基本的不同。
以上就是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异同点。总的来说,所有的考试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拔大量的人才,但是由于其所处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就会导致其结果不同。但是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不能片面的去评论它们。
科举考试是从隋唐时期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其目的有二:
一、将官员选拔权从地方和门阀士族手中收回。秦汉时期的乡举里选、晋朝的九品中正制,表面上看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但实际上这些权力都被地方豪强门阀士族手中掌握、把持,最终朝政被豪强士族把持,皇权非常容易形同虚设,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皇权的权威,皇帝必须想办法把官员选拔权从地方收回到中央。
二、控制天下读书人。从隋唐开始,科举制度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发展、完善。但无论隋唐的原始科举,还是清朝极致的八股取士,相对来说科举考试的题目会被固定在一定范围内,这就约束了读书人读书的范围,尤其是满清极致的八股取士,文章空洞无物,没有真才实学,但这样的文章往往能够获得考官青睐,于是考生开始只读那几本书,只写八股文,严重限制了读书人的眼界。
不过即便如此,科举考试还是有其先进性存在。对读书人尤其是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来说,科举是唯一相对来说最为公平的选才方式,也是最为科学的方式。
而且科举是他们一步登天的最佳的合理合法的捷径,只要能够中个秀才,社会地位就能大幅提高;如果中举人,那便是一脚踏入了仕途,如果中进士,那更是光宗耀祖了。
而应试教育其实就像科举,但不同的是,考试科目更多,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更加看重,想靠写八股文那样,光死记硬背并不一定能够拿到高分,因为很多学科并不是死记硬背就有用的。
总体来讲,除了考试形式不同,相对来说应试教育与科举考试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虽然饱受批评但在当下绝对是相对来说最科学最公平的选拔方式。
两者之间的区别大了去了,目的也不一样。不过,应试教育脱骨于科举考试,并且有所发展和完善。
应试教育和科举考试设计的初衷不同。应试教育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进而为国家培养一些各行各业的人才。而科举考试的出现,只是为了补充官僚体系,吸纳有用的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继而打击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所垄断的“九品中正制”,最终实现巩固国家***的目的。
应试教育与科举考试的面向和范围不同。应试教育面向的是全体人民,范围是全国所有适龄人员的教育,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科举考试的面向只是针对“读书人”群体,范围有限,常常受限于家庭的财力、获取的信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应试教育在当下已经延伸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上不起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很少。而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大多非富即贵。如此,“寒门出贵子”的几率非常少。因为,寒门学子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支撑自己参加科举考试。
- 要知道,科举考试发展到后来,程序越来越繁琐,层级也分成三六九等。从乡试到府试再到会试,一路所耗费的时间、财力不可估量,最后能不能过会试顺利“金榜题名”还是个未知数?这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另外,受限于古代信息的不流通,导致一些关于科举考试的信息,“寒门学子”接触不到,这也有可能会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由此可知,应试教育与科举考试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应试教育实施几十年来,成绩相当的亮眼。不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支援了国家的建设,而且给了所有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共同书写了国家与个人成长相契合的“新时代典范”。这样看来,实施了上千年的科举考试,所产生的影响没有应试教育那么广泛和深远。
总之,应试教育脱骨于科举考试,继承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彰显的本质也几乎是相同的。社会的发展,需要阶层的上下流动,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从科举考试到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以前为了能尽快提高国人文化水平,只能先通过应试教育来提高全民的基础教育,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必须通过考试来筛选人才,进入大学深造。应试教育是填鸭式教育,把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照搬照抄,这样的教育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学生的创作力。科举考试主要考八股文,八股文题目主要出自四书五经。科举考试是古代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进行的一项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到后期变成了统治者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奴化臣民的工具。
现代的应试教育比古代的科举是一大进步。以前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是固定的,都是对古典经典的解读,考官或圣上从圣人经典中抽取一句话,看举子回答得是否符合心意,来判定是否中举。在中国科举考试中没有确切的答案,以考官的判断为主,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判断是有差别的,这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标准答案,古时候能被选上的都是***的,你怎么知道主考大学士对哪方面的议论会给高分?你只能尽力去答了,至于能不能进举这是主考的事了。好在古时候的主考大学士是相对固定的,这也为考生揣摩考官的出题有迹可循。在很多的朝代,主考的学生都是遍天下的,以至于及可能形成朋党,朝廷被某位权贵或学士所控制把握。当朝廷遇到危机的时候,想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时候,所出的题目就有大的改变。期末的时局需要对时政有见解的人才,皇帝就亲自殿试,考题也一改以往的风格。光绪帝深深感受到了时局的艰难希望通过科举选拔有见解的人,于是殿试出了时政的题目。但古代的科举考试科目实在太窄了,除了之乎者也的八股文就没有什么了,而且所考的圣人名句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古代的秀才拿到今天就是废材一个,除了识几个字,一无可取,现代的小学生都比古代的秀才强的多,至少是文体美、算数、常识全面发展的你。
清末变私塾教育为新式教育之后,学生所学所考的内容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再也不是无用的八股文了,取而代之的是是数理化,在这些科目中答案都是确定的,2+3只能等于5,没有其他的答案。古今中外毫不例外,所在考即所学,于是学习变成了应付考试,应试教育应运而生了。
相比古代科举考试,现代应试教育有其进步的意义。因为,首先应试教育的学习领域扩大了,现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古代的科举是无法满足的。其次,应试教育的答案是确定的,这就杜绝了打感情分的可能。最后,应试教育是目前为止最合理的,其它成熟的教育形式还没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也有走到没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