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一大奇案“妖书案”是否存在过?
存在,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妖书案”是明末三大奇案之一,其本身并不复杂,但它暴露出明王朝愈演愈烈的党争,而以皇帝为首的国家机关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却无可奈何、非常被动。下定决心彻查此案的明神宗最后也只能以“替罪羊”皦生光的死不了了之。这也预示着明朝的衰败与灭亡。
主要经过:为了避免争议与战乱,中国封建王朝在选定皇帝继承人上,***用嫡长制。首先立嫡(皇后之子),若皇后无子则立长。明神宗朱翊钧,即以多年不上早朝著称的万历皇帝。在立太子上与内阁大臣意见不一致,因皇后无子,大臣坚持按照嫡长制立长子朱常洛(与王恭妃所生),而神宗偏爱次子朱常洵(与郑贵妃所生)。双方坚持不下,导致太子久久未立。
万历二十九年,明神宗迫于压力立朱常洛为太子。但心有不甘,所以太子的位置并不稳固,再加上郑贵妃在一旁虎视眈眈。这就为后来的妖书案埋下了伏笔。万历三十一年的一个早上,几乎京城所有的官员都发现,自己门口贴着一份题为《续忧危竑议》的揭帖,内容主要是说郑贵妃欲谋害太子,而立自己儿子,首辅沈一贯、大学士朱庚都为其帮凶。在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因为此帖“词极诡妄”,所以被称为“妖书”。神宗震怒,要求严查凶手。沈一贯为了为自己开脱开始指使钱梦皋诬陷与自己有矛盾的大学士沈鲤、礼部侍郎郭正域,郭正域是沈鲤的门生。而郭又指使同乡胡化诬陷钱梦皋的女婿阮明卿。在查抄沈鲤家时又牵连出医生沈令誉,僧人达观……
涉案人员(局部)
一时间,妖案成了各派之间相互攻击武器。史载:数日间,锒铛旁午,都城***自危。除了众官惶惶不安之外,负责查案的东厂、锦衣卫、京营巡捕也压力很大,整个帝国从上到下乱作一团。而且案情越查越复杂,牵连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各方急需一个替罪羊。恰好有一个无业游民皦生彩,揭发兄长皦生光与“妖书案”有关,东厂如获至宝。 皦生光生性狡诈,专门以“刊刻打诈”为生。最后皦生光成了妖书案的主谋,虽然疑点重重,但急于平息事端的明神宗还是匆匆结案,皦生光被凌迟处死,家属发配边疆充军。“妖书案”就此不了了之。
对明朝的影响:“妖书案”虽然结束,但神宗本人都不相信内容深刻的妖书是地痞无赖皦生光所作。“妖书案”让党争更加公开化,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阉党之间相互攻击,愈演愈烈,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国力。明末又遇到极冷的小冰河气候,灾害连连,再加上女真族的崛起,朝廷只能疲于奔命。“妖书案”后仅40年的时间,***的最后一个王朝就草草收场。
晚明四大奇案之一“妖书案”确实存在
在明朝万历年间发生了一起离奇案件,被称为“妖书案”。
事情发生在万历三十一年的“光棍节”那天(公元1603年11月11日),这天早上内阁大学士朱赓像往常一样起来晨练,就在推开大门的时候发现门口有一本小册子,捡起一看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只见册子封面写着《国本攸关》四个大字,翻开里面的标题是《续忧危竑议》。朱赓此时早已没有了晨练的心思,赶忙回去点起油灯细细阅读这本小册子。结果不读还好,读完以后感觉背后阵阵凉风,因为小册子里的内容不仅高度敏感,谈到了废立太子之事,而且还指名道姓的说皇上重用朱赓就是要更换太子的意思!
朱赓感觉自己是躺着中了枪,于是连忙写了一本为自己辩解的奏折,连同这个小册子一起呈交给皇上。此时的朱赓以为这本小册子是针对自己而来,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整个南京都城几乎都散发了这种小册子,上至朝廷官员,下至街头巷尾,都有了它的踪影!一夜之间,遍布全城的小册子就被大家称为“妖书”,现在看来这样的投递效率就是在现代也赶超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啊!而且投递之人是来无影去无踪,毫无线索可查!
“妖书”的矛头是指向当红贵妃郑贵妃和他的儿子朱常洵,这让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非常气愤,下旨要求必须查出写书人、印书人、投递人。一时间整个大明朝就沸腾了,各党派之间也借助这个***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最后案件在一个名叫皦生光的人身上终结了,他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本该判斩首的却硬是改成了凌迟。随着皦生光的死,“妖书案”之谜也被永远的尘封在历史的长河里,成了一个谜!
一本小册子突然在一夜之间遍布全城,里面的内容直指国家立本之事,这让我想起了陈胜吴广把纸条塞进鱼肚子里的故事。虽然手段不一样,但含义是一样的,就是希望通过一种传播制造出舆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但陈胜吴广的纸条目的性非常强,直接说了陈胜就要当王。明朝“妖书”涉及的人众多,有当红贵妃,当朝太子,当朝权重官员等等,所以查起来才觉得非常困难。
严监生的电视剧?
《儒林外史之啼笑书香》是由安徽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东阳中广***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古装剧。根据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同名***改编,谭朗昌、祝东宁共同执导,潘粤明、陈键锋、宗峰岩等人主演。
该剧讲述了全椒县儒生范进因遭陷害半生飘零,在被贬职的贤臣徐天佑和红颜知己胡湘湘的激励协助下,重拾信心,与权倾朝野的奸臣一决高下。
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
大同作为北魏帝都,辽金陪都,九边重镇,历史地位不容小觑,但客观的说,古代大同走出的名人确实不多,甚至与他的隔壁朔州市相比都相差悬殊。就我所知历史上大同的著名人物主要有:娄昭君(北齐***),独孤信(三朝国丈),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曹文诏(明末猛将,但此人也有人说是朔州怀仁人,个人倾向于是大同人)。此外北魏从明元帝拓跋嗣到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都出生在大同。而相比朔州的人才比大同多得多,张辽(五子良将之首),尉迟恭(门神),李克用(后唐太祖),斛律光(落雁都督),尔朱荣(北魏枭雄),贺拔岳(西魏北周的奠基人),麻贵(明朝名将),王家屏(内阁首辅)等。